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的意见》,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就构建“地沟油”综合治理长效机制作出安排部署。此次“意见”的印发,既反映了国家对治理“地沟油”问题的重视和力度,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治理“地沟油”工作仍需加强。当前,“地沟油”在餐饮市场上是否仍大量存在?治理“地沟油”存在哪些难题?围绕这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小区停水,没法在家做饭,只能在外面凑合着吃。菜上来后,薛海洋瞬间被碗里厚厚的一层油给“震”住了,“老板,这水煮牛肉怎么像油泡牛肉”?
“油多了菜香。”老板回过头来一笑。
“这油不要钱啊?加那么多。”薛海洋皱着眉头。
“小伙子,这你就不懂了吧,我们这是薄利多销。”老板再次笑着解释。
看着菜单上标注的15元/份的水煮牛肉,薛海洋结账走人。
“就因为我懂,才走呢。”回忆两天前的“一走了之”,薛海洋说,他曾在北京大望路地区经营一家餐馆,虽说因生意惨淡最终关张,但他也弄明白了厨房里的门道。
就拿那碗水煮牛肉来说,薛海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市场价,牛肉按每斤30元来算,那碗水煮牛肉里至少有2两肉,就是6元,其余的配菜怎么也得三四元,两项加起来算10元。那碗里厚厚的一层油,即使用最便宜的食用油,也得几元钱。如果再加上水电费、门面费、厨师工资等乱七八糟的费用,一份水煮牛肉的成本就不止15元。“我的判断是,那份水煮牛肉要么用的是假牛肉,要么用的是‘地沟油’”。
薛海洋告诉记者,尽管相关部门在不断整治“地沟油”,但可以说,“地沟油”仍没有消失。
餐馆用过的油去哪儿了
5月的北京夜风习习,深夜10点,位于北京闹市区的簋街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这条以小龙虾闻名的美食街迎来了一天中的客流高峰,一锅锅小龙虾冒着热气被端到食客面前。无论哪一种烹饪方法,小龙虾的美味都离不开高温油炸,油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小龙虾的口感与食客的安全。有的店铺为了证明没有用地沟油,将一桶桶精制食用油当众倒入油锅,打消食客的顾虑。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