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徐林洲:让运动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2)

2017-04-26 13:10:09    东北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说起业务模式,徐先生开始侃侃而谈:“不仅仅是to C和to B的区别,市场上绝大部分产品都是单项的:有跑步的、有健身的、有社交的、也有足球或者滑雪的。我们做的是一个平台,全运动品类的服务平台。”看到我的一脸懵懂,徐先生停顿了一下,“简单来说,就是无论你喜欢哪项运动,从在线场馆预订、线上/线下的培训、购买运动装备、体质监测,一直到运动圈子,甚至是各类业余赛事的报名,全都可以在百动平台上完成。“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之前著名的关于“大而全”和“小而美”的争论,于是我将这个话题抛给了徐林洲先生。短暂的沉默之后,徐先生起身在一旁的白板上熟练的画了一个金字塔,“在体育运动方面,我们可以把人分成四类:不爱运动的人、泛运动的人、爱好运动的人、痴迷运动的人。就像这个金字塔一样,爱运动和痴迷运动的,仅仅是塔尖的极少数人。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是有选择的:就像男人们不会关注化妆品的广告一样,无论一个运动APP如何做品牌打广告,不爱运动的人,是不会去关注的,更别提下载和使用了。除非,这里边有社交或者其他非运动属性。”这又让我想起了各种手环,还有许多市面上的运动交友APP。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运动APP,都是让爱运动的人或者痴迷运动的人,更加方便、更加科学的运动,或者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运动。也就是说,他们是服务于金字塔塔尖这群人的。而我们是希望可以把优质的运动服务普及到金字塔塔底这些不爱运动或者偶尔运动的更为广阔的泛运动人群。运动应该是全民的,而不仅仅是塔尖一小部分人群的‘权利’。”

“这就是您决定要to B的原因吗?”我问道。

“算是原因之一吧!毕竟如果希望让越来越多不爱运动的人,能够爱上运动,为企业提供运动服务算是一条捷径,只是这条捷径确实不太好走。”说到这里,徐先生放下手中的白板笔,短暂的沉默之后,继续说到:“为企业个性化定制员工运动服务平台,为银行打造持卡人运动权益和积分兑换平台,让我们有足够的渠道,去接触那些不爱运动的人。通过企业内部的推动、通过银行各种促销和补贴手段的刺激,再加上我们基于各种场景下的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而研发的体育运动服务产品,让人们感受运动、爱上运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