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惯性思维:差不多就行 国产不如进口(2)

2017-04-21 10:10:58    工人日报  参与评论()人

破除“差不多就可以了”的思维,在供给侧进行改革,满足需求侧的变化成为摆在中国制造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执行董事、总经理宋云昌认为,无论是润滑油行业内部的发展趋势,还是工业产业的外部需求,都将让润滑油产业进一步走向高端化、精品化。供给侧改革并不是一道关于“要不要”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改革、如何走向高端化的问答题。

惯性思维二:生产者只是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推荐

产品质量提上去了,就一定能满足市场需求吗?在一些人看来,酒香不怕巷子深,生产者只管埋头做产品。客户和厂家之间的联系仅限于买和卖的关系。

“在过去相对粗放的时期,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就去市场上买,生产者只是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推荐。”皮天福说,随着产业升级的加快,企业如果只是一味跟踪市场需求,很难跟上节奏。应该主动去了解客户的需求,甚至创造需求。

在制造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徐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表示,现在全球的制造业企业,“都在研究如何使客户更高兴,愿意买我的产品”。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代理董事长、总裁赵彪表示,该公司通过使用智能制造的技术,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变化。系统研发之前,企业跟客户之间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交易完成之后就结束了。现在所有的设备都是由企业来维护保养,帮客户来提升效益。

而长城润滑油则在业内首先提出了“技术+市场”的发展模式,让研发人员走出实验室与销售人员一起组成项目小组,走到核心客户的身边做研发。

皮天福以长城润滑油和宝钢的合作举例说:“宝钢集团的一个轧钢设备使用的是进口轴承,我们的工作人员长期在现场跟踪设备使用,了解设备的温度、负荷和转速。经过两年的时间,我们的研究人员和他们的工作人员一道研发出合适的产品。最终宝钢使用了我们的润滑油,替代了此前使用的进口产品。”

宋云昌表示,由产品制造商向制造服务商转变是一个趋势,不是简单的制造加服务,而是制造与服务的有机融合,归根结底是增强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

惯性思维三:国产产品不如进口的

无论是在采访普通消费者,还是在采访制造业企业的过程中,受访者一个较为常见的观点就是国产产品不如进口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