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五行业“僵尸企业”多 为何有企业僵而不死

2017-04-06 13:00:36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资金、土地等宝贵的发展资源,消耗了大量社会财富,却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在市场化改革全面深化阶段,要深刻认识处置“僵尸企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对“僵尸企业”养痈遗患,将丧失改革的政策窗口期,未来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安置等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坚决淘汰不达标落后产能,严控过剩行业新上产能。

处置“僵尸企业”的工作已开展多年,但日前又有新闻称,某地限产企业名单中出现了“僵尸企业”。此前,“僵尸钢企”死灰复燃的消息也是不绝于耳。“僵尸企业”为何“僵而不死”?处置过的“僵尸企业”为何能死灰复燃?带着这些问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五行业“僵尸企业”多

“僵尸企业”是经济学家彼得·科伊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僵尸企业’是指那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生产停滞,要靠输血存活的企业。这些企业消耗了大量资源,给社会造成了不稳定因素,使得我国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难以积极推进。”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