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全国两会闭幕。今年两会期间,校园贷一直是会场内外热议的焦点。政协提案系统显示,关于“校园贷”的提案占互联网金融类提案的一半左右。
不宜“妖魔化”校园贷、对待校园贷不能“因噎废食”……委员代表普遍认为,对大学生适当授信,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信用意识、风险意识和独立行为能力。“花钱能力对大学生很重要。”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商学院院长徐玖平直言,关键在于如何规范及引导,使其从无序到有序。
校园贷“妖魔化”或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自2016年以来,校园贷迅速崛起,市场良莠不齐,行业乱象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规范和发展校园贷?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代表委员就此问题发表了看法。
全国政协委员翟美卿提出,虽然校园信贷领域出现野蛮生长、无序扩张的局面,但仍属于成长链金融的重要部分,不应将其“妖魔化”。“只要有需求就肯定有供应,一棒子打死的做法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违背监管初衷。”
和上述观点类似,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商学院院长徐玖平也认为,不应该对校园贷“一刀切”,“现代社会中,花钱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包括贷款、借款、筹资等等,校园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金融意识。”
“合理负债是广义理财的一部分,这种能力对大学生很重要。”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张江润举例说,在申请过校园贷的学生中,不乏有人通过在校期间的努力奋斗来完成还款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不过,由于不合规的校园贷引发的各类诈骗、极端案件频发,仍然让人心有余悸。如何消除负面影响,让校园贷从无序变为有序,从阴暗走向阳光?不少与会代表委员都提到要加强执法力度。
“对涉及校园贷的平台加强严监、严打,一经查出,绝对要取缔。”全国政协委员戴晓凤说。蔡建国则委员进一步指出,执法的前提得先立法,“要通过立法对借贷平台的资金监管、资质审核、信息共享、监管主体等做出详尽的规定。”
此外,对待校园贷“宜疏不宜堵”,应当鼓励市场为大学生群体提供定制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使校园互联网金融实现良性发展。
“相关监管机构需制定业务准入门槛,对业务资格进行审批。对校园信贷产品的宣传方式、贷款利率、风控体系、催收方式等要素进行规范,把握好创新的尺度。对大学生的合理消费需求研发产品,分层分类授信。”政协委员翟美卿说。
建立诚信体系加强大学生信用教育
不少代表委员还提到,规范引导校园信贷的健康发展,需要逐步建立起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诚信体系,这对防控校园信贷的风险,乃至整个诚信社会的建立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金融、信用安全知识教育。
“高校应加强学生健康消费观和财经素养教育。”全国政协委员、长江大学副校长郑军说,长江大学去年开发的财经素养教育系列课程,就以解决校园贷问题为出发点,专门设置了“校园金融安全知识之借贷风险课”,效果很好。
除了学校自主开设相关课程之外,政协委员王小兰则提出,在开展相关知识教育方面,可以校企合力解决问题。
比如,学校可以邀请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专业人员,在校内开展知识讲座,或由校企联合发起“金融知识学习周”活动;企业也可以不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学生走进金融、网络安全行业一线,了解反诈骗的前沿动态。
去年11月,分期乐商城所属的乐信集团就曾与团中央学校部、教育部思政司、中央金融团工委,北京市银监局等联合启动了一项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乐信集团表示,今年还将举办100+场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
随着监管力度加强,及龙头企业带头净化市场环境,校园贷的外部风险正在逐步释放。南方都市报民调中心近日所做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整个校园贷市场发展已回归正常,不良平台正在远离校园,尤其是校园网贷地推现象,几乎已经绝迹,一大批不合规、高利率、有诱导嫌疑的企业相继退出高校。
调查显示,目前只有蚂蚁金服、京东商城、分期乐商城等几家基于电商平台,在为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各用户群体提供分期购物服务。
在受访的广州市内17所高校855名学生中,近四成受访者使用过校园借贷产品,其中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和分期乐,成为最受信赖的三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