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知识变现,怎样实现(1)

2017-03-02 13:37:23    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核心阅读

●能为用户提供专业化帮助和提升自我的工具

●帮助注意力稀缺和碎片化阅读的用户做减法

●知识生产分享者能获得变现机会和创作激励

在报纸和杂志工作了10多年的李翔,去年开始成为网络付费订阅的出品人。

2016年6月,他在“得到”APP上推出付费订阅的《李翔商业内参》,采用“图文+音频”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商业知识的筛选、解读等服务。“希望做一个小小的试验,看看内容本身是否可以产生付费价值。”这个每周更新6期、每份定价199元的专栏,目前订阅人数已经超过9万。

知识付费,为啥这么火?

谁在埋单

“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居多,多数分布在北上广深以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求知欲强,热爱学习与知识分享,喜欢互动交流。”这是“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对其付费订阅用户的描述。

在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来,学生、职场人士等年轻群体对内容付费的接纳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只要内容有价值,能提供专业化帮助,用户掏钱就毫不犹豫。

知乎Live是知乎在2016年5月推出的实时问答互动产品。答主只要创建一个Live,就出现在关注者的信息流中。用户点击并支付票价(由答主设定)后,就能进入到沟通群内,答主在群里通过语音分享信息,并与其他用户问答沟通。

着力打造知识社交平台的知乎,一年内连续推出专栏赞赏、付费授权、知乎一对一、知乎Live等知识变现产品。来自知乎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初,知乎Live已经举办超过2000场,单场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场超过12万,人均消费额达39.4元,人均复购率达31.16%。

“在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合理匹配的前提下,人们愿意为有价值的信息付费。”知乎Live产品负责人郑紫阳说。

实际上,不只年轻群体,越来越多的用户消费习惯正在升级。

据企鹅智酷的抽样调查,34.9%的智能手机用户有过为线上内容付费的行为,其中付费下载资料占比47.4%,订阅付费资讯占比22.1%,付费听语音分享占比10.6%。企鹅智酷还预测,内容付费将会持续走高。

“用户需求分两种,一是用户满足自己的欲望,二是用户要做更好的自己。内容产业也面对这两种需求:一种是满足欲望,比如短视频、搞笑段子、标题党文章。另一种是满足用户做更好的自己,比如知识、课程、见识。” 罗振宇说。

在罗振宇看来,“从简单满足欲望,到给用户提供提升自我的工具——从更大的角度上来说,这一次消费升级,在各个领域都存在类似的机会。”

谁来生产

从公众号打赏、直播赞赏、付费授权转载等方式,到“得到”APP、喜马拉雅FM、知乎Live、分答等知识产品或服务,将知识与场景相结合,进行系统化包装,进一步拓宽了内容变现的路径。2016年,几乎每个月都有内容付费产品或功能上线。

企鹅智酷分析认为,当前,帮助注意力稀缺和碎片化阅读的读者做减法的机会开始显现,省时精简的内容正在成为新的价值点,垂直领域自媒体更易赢得资本的青睐。

上线42天后,分答付费用户超100万,交易总额超1800万元;

喜马拉雅FM上线付费音频《好好说话》,首日销售突破500万,推出的“123知识狂欢节”以日销售5088万的成绩收官;

上线不足两年的“得到”APP付费订阅专栏迄今已销售130多万份,79万用户购买……

这些渐成气候的知识付费产品和服务,正是互联网平台开启知识共享经济的缩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