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新经济贡献三分之一地区生产总值

2017-02-27 13:23:18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北京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近日正式发布。公报显示,去年北京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的年度数据首次超过8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等新经济快速增长,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接近三分之一。“透过公报可以看到,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市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分析。

  疏解带动人口增速增量双降

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9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10.6万元提高到11.5万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00亿元大关,完成5081.3亿元,增长7.5%,相当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0.4%,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全面提升服务型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首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2016年,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8成,为80.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服务型经济特征更加稳固。其中,金融、信息、科技等优势行业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增速均快于全市经济增速,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合计为3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一半。

消费稳增长的作用也进一步显现,服务性消费不断引领首都消费转型升级。据统计,2016年,全市实现服务性消费8921.1亿元,增长10.1%,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个百分点;占市场总消费的44.8%,对市场总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1%,成为带动本市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

引人注目的是,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各项措施的推进,人口调控效果继续显现,全市常住人口的增速、增量继续实现双下降。2016年末常住人口217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万人,增长0.1%,增量比上年减少16.5万人,增速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

  新经济储备产业升级动力

近年来,本市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一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孕育成长,在部分领域已经成为重要的带动力量。

据统计,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等新经济实现增加值8132.4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7%,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新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是科技创新释放出的旺盛活力。据了解,本市科技投入和产出持续增加。2016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79.8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94%。其中,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引领作用突出,全年实现总收入457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技术收入7115.3亿元,所占比重为15.6%。

令人欣喜的是,大众创业也呈现出“高精尖”趋势。2016年,全市新设企业22.2万家,增长9.4%。其中,文化、科技类新设企业合计占比接近一半,分别增长27.7%和23.2%,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储备了新的动力。

  居民收入跑赢经济增速

虽然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回调,但居民收入增长未受影响。2016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53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快于本市经济增速0.2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际增长6.9%和7%,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8年高于城镇居民。

“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必需消费的基础上,居民更加注重提升生活品质。”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市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达17817元,增长8.9%,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0.3%。

与此同时,居民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2016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34.8万人、41.9万人、35.2万人、40.1万人和39.4万人。同时,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均继续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住房保障、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城乡社区的支出分别增长2倍、19.8%、19.6%和12.5%,均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总体支出增速。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3524所,幼儿园1570个,分别比上年末增加70所和83个。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0637个,比上年末增加212个;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5.1张,比上年增加0.28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4.64人,比上年增加0.2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