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无人机:想展翅畅飞不容易
图① 大疆首款紧凑型折叠无人机“御”Mavic Pro,被业内人士称为“地表最强消费级无人机”。
图② 零度指控的明星产品DOBBY口袋无人机。
图③ 亚拓ALIGN MR25穿越机,常搭配3D眼镜使用。
照片均由本报记者 周明阳摄
近几个月,不断有无人机制造商裁员的消息传来,让人不禁开始质疑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行业短暂爆发之后,迎来了重新洗牌与规模缩减。
经过两年的快速发展,无人机行业出现了哪些问题?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的从业者和技术专家。
裁员潮席卷而来
国内外数家无人机制造商裁员的消息接二连三,资本市场对无人机的投资规模也在放缓
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国内外数家无人机制造商裁员的消息给无人机市场泼了盆冷水。2016年12月,智能无人机公司亿航被曝裁员,亿航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营销官熊逸放表示离职的员工人数约70人,占员工总人数20%。
国内排名第二的无人机厂商零度智控紧随其后。以专业级无人机起家的零度智控自2015年开始进入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其推出的首款口袋无人机DOBBY被业内认为是2016年最受关注的无人机之一。2016年9月份,零度智控宣布获1.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但就在2017年的第一天,零度智控确认公司人员发生调整,实际离职人数134人,约占员工总人数的25%。
即便是作为无人机市场独角兽的大疆,业绩也不理想。无人机市场2016年三季度跟踪报告指出,大疆的市场份额首度出现下滑。据透露,大疆去年的销售额虽有增长,利润却已经下滑。
在国外,不利消息也接连传来。英国媒体报道,GoPro公司计划裁员200人,占员工总数的15%。报道称,GoPro在2016年一直处于亏损之中。
2017年1月11日,法国科技公司Parrot发布季度业绩预告,透露旗下无人机业务在该季度创造的营业收入低于预期目标,宣布已经与员工代表谈判,将会裁撤无人机业务部290名员工,约占总员工数量34%。1月12日,美国无人机制造公司Lily Robotics宣布停业倒闭。
2015年被称为无人机元年,当时无人机被誉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被看好的终端市场,世界范围内许多知名厂商,如英特尔、高通、小米、腾讯、京东等纷纷涉足无人机领域。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引得资本的追捧。但到了2016年,这一趋势开始放缓,到了2017年尚未见到好转的迹象。
盛誉之下现危机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有限,又形成巨头垄断。安全问题也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提到无人机,绕不过去大疆这个公司,它的出现降低了无人机的成本和使用门槛,真正推动无人机进入巨大的个人消费市场,使“每个人都能飞行”“到手即飞”成为现实,大疆也发展成为无人机领域无出其右的霸主。
但是,无人机毕竟不是手机,市场规模有限。龙脉无人机创始人吉正自6岁起学习航模,20岁获得全国模型公开赛遥控直升机组冠军,曾是中国国家航模队专业运动员。他告诉记者,无人机第一批玩家就是最早的航模爱好者,属于专业人员,现在大部分在航拍公司、农林植保等领域从业,或在无人机公司从事研发工作,这部分人的规模约1万人,再加上后来市场培养起来的消费者,规模在20万至30万人之间。无人机并非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功能相对单一,这无疑限制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的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