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垃圾分类要落到实处

2017-02-06 16:58:57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破解“垃圾围城”这道难题,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被公认为是最好的途径。

然而,说说容易做起来难。2000年,全国就确定了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十几年过去了,一些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起点,如何让垃圾分类真正落到实处,依然面临许多难题。

如今走在大街上,尽管标有“可回收”“不可回收”标志的垃圾桶随处可见,公众对垃圾分类的意义有了普遍认识,但记者在采访中感到,对“分什么”“怎么分”“分类之后怎么处理”还是没有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居民的意识习惯不强,垃圾分类主要依靠社区指导员的二次分拣,让垃圾分类制度陷入形同虚设的困境。

在浙江农村,上至九旬老人,下至刚入学的孩童,都会把自家的垃圾分类倒入垃圾桶。而在国内许多大城市,垃圾分类的硬件设施已经较为齐备,垃圾分类制度却依然浮于表面。有时候,一个智能垃圾箱,不如一张写清楚垃圾类别的便民贴、一套详尽的垃圾分类标准、一个清晰注明垃圾类别的包装、一堂学习垃圾分类的“开学第一课”。

除了居民个体的内在因素,垃圾分类制度本身也存在问题。一些地方将分好类的垃圾合并装车,“一锅化”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了居民的分类热情,形成恶性循环。而如果采取“分车装运”,则之前一辆垃圾车可以解决的问题,就需要三四辆车或一辆车跑三四趟来实现。此时,若终端处理依然采用混同填埋的方式,那前面增加的三辆车的成本也相当于白白浪费。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的资源化水平是影响分类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有价值的废品主要通过拾荒者途径进行回收利用。而旧衣服、废玻璃等,涉及回收、运输、清洗、消毒,其回收成本甚至比新的还高。破解垃圾分类停滞不前,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形成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体系。

关键是如何提升后续处置。浙江采用分类收集车,并以推广终端设备与技术为抓手,促进前端分类就近就地资源化,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前端分类、中端回收、终端处置,形成了一条完整闭合可循环的全产业链,这正是浙江成功实施垃圾分类的可贵之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