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部分空气净化器毛利达70%新国标落地难 监管亟待加强(2)

2017-01-24 16:54:0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国标实施9个多月

落地困难重重?

目前需求旺盛、市场火爆,让净化器品牌层出不穷,空净产品除了成为各家电厂商标配之外,其他中小品牌也冒出来。然而从目前各地各部门对此类产品的检查结果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市场产品良莠不齐,品牌杂乱,标准落地也困难重重。

据了解,目前我国空净市场品牌数量就已多达700多个,它们的生产制造企业包括专业厂商、家电厂商、互联网厂商还有众多不知名的中小企业。与此同时,空净市场目前处于爆发增长,线上的比重在逐步扩大,有调查公司数据显示线上空净销售已经占到了70%。

在我国空净产品大规模爆发的同时,新标准也在陆续出台。

2015年9月份,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新修订的《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明确了评价空气净化器的基本技术指标与空气净化器产品的标志和标注,新标准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实施,加速了市场洗牌,部分厂商开始调整生产。在空净产品新国标实施9个月后,今年1月1日,首部空净产品环境标志标准也正式实施。

上述新标准规定,空气净化器去除细颗粒物的净化能效不小于5立方米每瓦特小时,去除甲醛或甲苯的净化能效不小于1立方米每瓦特小时。标准实施后,消费者可以根据净化器产品上是否贴有中国环境标志作为购买产品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过,上述标准实施已有数月,市场存在的净化器良莠不齐现象依旧存在。

梁振鹏认为。“现在市场上很多空净厂商没有按照2016年实施的新标准执行生产,产品大多是不合格的。目前很多号称自己能够达到标准的品牌,在各地质检中仍频频存在不合格情况。这说明目前我国空净产品质量普遍较低。而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因是消费者很难直观判断空净产品效果,致使厂商虚假宣传严重,存投机取巧心理。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机构应该尽快行动起来,在空净市场爆发的今天,严格把控质量体系、加强监管,将新国标真正落实到位。”

企业争相跑马圈地

空净产品市场逐渐饱和?

在空净产品市场火爆之际,众多空净产品厂商也借势展开新一轮布局。

国内外家电企业都纷纷加大了空气净化器的产业布局欲分得一杯羹。三星、LG、TCL、海尔、海信、长虹等家电厂商都对空净展开更广泛的布局,发布了智慧健康系统,并推出了由空调、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家电单品搭建的智慧空气生态圈。而部分专业空净厂商也开始将触手伸向了汽车等产业。近日,亚都也与滴滴出行宣布合作,欲借最新车载空气净化器Towerplus打造无霾专车。

在刘步尘看来,空气净化器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未沉淀出清晰的品牌格局,消费者在选购时也较为迷茫。“从中国的空气环境来看,空净市场在未来若干年需求仍然很大,这对于相关企业来说是个机会,但企业必须突破两大瓶颈:品牌的瓶颈,如何实现自己品牌的脱颖而出;技术的瓶颈,如何让产品切实有效地改善用户家庭空气环境。”

张彦斌则认为,实际上净化器市场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国内中小企业数量已经上来,在线上渠道已经成为规模,但这个市场很快就会饱和。“虽然,我们看室内空气净化器在雾霾催生下火爆,但是空净产是一个封闭空间的空气自我循环,不具有换新风的功能。最终是要被新风系统所取代。目前,只是一个过渡型的产品而已。外资品牌依靠品牌优势,还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但当用户逐步了解其原理、新风系统的崛起,空净产品器的市场会受到挑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