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央行节前发“红包”绞尽脑汁 到底该不该降准?(2)

2017-01-23 10:30:51    人民网-金融频道  参与评论()人

自2016年3月1日执行下调0.5个百分点之后,尽管央行外汇占款大规模缩减,但存款性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却一直没有下调。

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乐视金融CEO、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认为,尽管央行灵活运用公开市场常规操作,如正/逆回购、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等,总体上保持了市场适当流动性,但却大大加重了商业银行的财务负担。

“这是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是由央行冻结的,缴存的金融机构没有自主权也无法使用,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确定的年利率为1.62%,大大低于金融机构向央行拆借资金的利率水平,更是低于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利率水平。”在王永利看来,考虑到前些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主要就是用于对冲央行外汇占款快速增长所造成的基础货币过多投放,因此,随着央行外汇占款的下降,理所当然的应该相应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应尽可能保持一致性,减少差异性和个性化。”王永利说。

而在另外一些专家眼里,央行在此时仍然没有降准的必要。董希淼认为,降准信号意义太过于强烈,容易被市场误读。“2017年的货币政策基调是‘稳健中性’,在这个基调下,预计央行在市场流动性紧张的时候,可能还会采取更多创新的工具,以更灵活地调节流动性闸门,实现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的目标。”

温彬也认为, 2016年中国经济数据显示,宏观经济正逐步企稳,客观上要求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而央行这次采取的临时流动性支持措施,主要是为应对季节性因素,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稳定和利率平稳,并未改变货币政策走向。

关键词:王永利董希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