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生物医药高端人才扎堆成都 孔雀为何“西南飞”(1)

2017-01-20 10:32:28    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不久前,全球首创的3D生物打印血管在动物体内实验成功的消息,在生物医学界引发轰动。实现该技术突破的领军人物,就是成都高新区引进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美国毒理科学院康裕建教授。

康裕建只是成都生物医药圈诸多“名片”中的一张。截至2016年底,成都高新区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102名,生物医药企业1000多家,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生物医药研发重镇。

通常,沿海发达城市才是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和生物医药研发的首选之地——成都不沿边不靠海,何以能让孔雀“西南飞”?

引才不为装门面

为产业所用,展人才之长

“回成都后,我感觉自己如鱼得水。”谈起这3年的创业经历,陈元伟很开心。他是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回国前曾在拜耳、雅培等制药公司担任资深科学家。2013年,他创办成都海创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创药业”),成为国内新药研发领域的一颗新星。

记者到访时,陈元伟刚刚搬进天府生命科技园的新办公楼。他领着我们参观实验室,介绍从国外招来的博士研发团队。在顶层的大阳台,他比划着介绍,将来这儿要搭起太阳伞、咖啡桌,让科研人员轻松休闲、交流、碰撞。他的考虑是,未来海外人才越来越多,公司该有国际范儿!

2005年,陈元伟第一次回国,首站选在上海,先后在张江白鹭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和睿智化学公司担任高管,2008年担任成都睿智化学公司负责人。虽然取得不俗的成绩,但他一直有一个愿望:做创新药,让中国人吃到更便宜的好药。后来,他决定辞职,在成都创业。“这是因为我看重成都高新区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

“人才追求的是事业和发展,我们要创造环境,以产业留人。”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的女部长甘立军告诉记者。早在数年前,成都高新区就制定了发展生物医药的顶层规划,着力引进这方面的人才,给予支持、培育成长。

新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为解决陈元伟创业面临的资金难题,成都高新区下属的成都高投注资2000万元雪中送炭。如今,海创药业研发的抗癌新药已进入三期临床,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上市。

吸引高端生物医药人才来成都工作,陈元伟为难的是,开不出与国际大公司持平甚至略高的薪水。成都高新区则对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给予补贴,企业负担轻了,陈元伟有了去国外挖人的底气。目前,陈元伟组建了一个由国际生物医药的大公司前高管或顶级大学专家组成的5人核心团队。

陈元伟等高端人才的先期入川,带动了后续人才的不断集聚。更让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是,2016年三位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得主携其团队落户成都高新区。

“我们引进人才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是要真正为产业所用,展人才之长。”甘立军说。

引才不是一引了之

持续关注成长,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虽然把项目落到成都高新区只花费了半个小时,但李进从来没有为5年前的这一匆忙决定感到后悔。

回成都创业前,李进是全球领先制药公司阿斯利康的化合物科学全球总监。2009年他回国参加欧洽会时,萌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他曾多次到上海张江和江苏苏州、常州等沿海地区考察,但都没有下定决心。2011年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李进到成都高新区汇报项目创业。“本来计划汇报30分钟,没想到只用了20多分钟时,高新区负责人就诚挚邀请我们回国,并承诺了支持条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