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年伊始,在美丽的瑞士小镇达沃斯,世界各国政界、商界领袖济济一堂,借论坛之盛会,商议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提高全球领导力的重要议题。
全球从来都不缺少挑战。时至2017年的年头,这些挑战变得更加严峻,更加复杂。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至今,全球经济尚未出现像样的复苏,一些新兴国家时发货币危机等“黑天鹅”事件;发达国家出现一轮领导者更换之潮,新的领导者和新的治理理念带来新的冲击;贸易保护、民粹主义等“去全球化”现象成为一轮新的风潮,给全球市场一体化带来威胁。人们在呼唤着一种新的全球领导力,能够真正“顺势而为,有所担当”。
顺应着这一呼唤,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出席了此次达沃斯论坛。他代表着一个开放而自信的中国,以无比的勇气和智慧,为全球如何更好地应对新的挑战,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了中国方案。
对于全球化的争议,习近平给予回应,表现“中国态度”。
习近平说,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
全球化是世界各国最大的红利,世界各国莫不受益于此。在全球化驱动下,世界贸易额快速上升。自2000年至2015年底,世界商品贸易总额从6.2万亿美元,上升到33.2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10%。新的技术在快速流动。世界网民已超过30亿,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充分流动。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粮食匮乏国实现了粮食安全。好的发展理念帮助一些贫穷国家摆脱贫困。
有些人将难民问题等归结于全球化,并进而反对全球化。在国家层面,也出现了英国脱欧、美国新当选总统宣扬贸易保护等现象。这种现象固然有其政治、经济逻辑,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无论是对于世界经济还是对于该国而言,都是不利的。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加入世贸组织15年后,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国,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到世界各地。同时,中国的企业也在全球进行投资,为东道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全球化,应是符合世界各国长期利益的必然选择。
对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困境,习近平提出建议,贡献“中国方案”。
不可否认,自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长期低迷。贫富差距、南北差距日益加大,局部地区社会矛盾出现恶化。唯有新一轮更加高质量的、有力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各种社会矛盾。那么,如何发展就成了全世界关注的问题。
习近平就世界经济如何更好地发展,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包容的发展模式。创新和协同是发展的两个车轮,公正和包容则是发展的原则与目的。
通过创新,可以释放出被隐藏在现有体制和技术之下潜在的经济活力,使得新的增长源泉如新开发的油田一样喷涌而出。通过协同,可以发挥全球市场、全球资源的化合作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与合作。中国目前正在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等,都是力争通过更广泛的协同,创造出更大的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构建公平合理的治理模式,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将发展程度不同、文化不同的各国凝聚到一起,提供各国发展急需的公共产品。公平包容的发展模式,是使每个国家、企业、个人都能参与到发展中来,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福祉。包容即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