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钱攥在手里最安全” 农民工离养老金有多远?(1)

2017-01-19 09:24:57    工人日报  参与评论()人

1月14日,一边收拾行囊准备回家过年,一边思忖着明年还要不要再来打工的李小今,第一次知道农民工也可以“退休”。“养老金”这个看似熟悉又陌生的字眼,第一次引起了她的注意。

春节将至,不少农民工带着行李开始了自己的“雁归”之旅。在这些人中,有的人年后还会回来继续做工,有的人则想要寻找另外的就业机会。不少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城务工的第一代农民工,岁数已接近中老年。他们中的不少人都不知道自己打工时有没有交社保,也不知道现在缴纳的养老金,将来“关他们什么事儿”。

“换地方打工,社保还要不要管?”《工人日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近将要回家的农民工群体,了解他们对养老金的看法。

“干一天算一天”

没想到老了会需要

李小今是一名来自江西农村的90后农民工,高中辍学后就在外打工。这几年她辗转广东、福建、浙江等地,进过大大小小不少工厂。说到养老保险,她直摇头。

“第一次听说退休,是在前几天。”李小今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同在一家工厂做工的同乡大婶前几天年满50岁了,厂里给她多发了1个月工资,要求按手印签收。“大婶说她交过几年养老保险,但缴纳年限不够,于是退了几千元,刚好过年回家用。”

李小今告诉记者:“我只知道缴了15年社保之后,到年龄了就可以领工资。但我自己很少缴这个钱,也没什么同事缴。有的工厂要求必须缴,就从工资里扣除。”她还特意提到,“在厂里,年轻人一般缴得少。”

与新生代农民工意识淡薄相比,老一代农民工对养老金的需求更强烈,但和李小今在同一个工厂打工的父母,也都没缴过社保。“他们很早就出来打工了,欠债太多,怕是补不够15年了。没法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自然要选择退保。”

如今五六十岁的农民工中,养老保险缴满15年的并不多,他们普遍的观念是“干一天算一天”。

“当初没有缴,现在很后悔。”常年在铁路打工的毛正基告诉记者,十几年前,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会需要养老金。刚出来打工时,公司说要缴纳养老金,每人每月交100元,公司承担250元。但他当时没舍得,后来也一直没有缴。毛正基现在的家庭经济条件很困难,“当初年轻,看不到现在。”

此外,外出的打工者通常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不定期跨省换工作的比比皆是,很多人常常是参保了又退保。

李小今一直以为,如果换工厂,原来缴的社保就没了。但实际上,社保是可以转移接续的。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农民工在与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由社会保障机构保留其养老关系,保管个人账户并计息,重新就业的要接续或转移其养老保险关系。但是很多农民工根本不知道可以办理转接,而且这个手续在许多人看来很麻烦。若不办理,从前缴过的社保也就不了了之。

企业不交社保属违法行为

“但没人查,企业就没事”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后,必须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不给员工缴社保,属于违法行为。

“但只要没人查,企业就没事。”就职于浙江省一家电器公司的吴朋说。吴朋42岁,大专毕业后没赶上统一分配工作,外出打工了。吴朋已经缴了80多个月的社保,2008年之前缴的都退回了,之后缴的不能退回只能转续,目前他还在继续缴社保。

2009年人社部发布的《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规定,缴费基数按基本养老保险有关规定确定,单位缴费比例为12%,农民工个人缴费比例为4%至8%,由所在单位从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并全部计入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吴朋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参保情况,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为2590元,单位缴费14%,为362.6元/月,个人缴费8%,为207.2元/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