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知识产权首列国家重点专项规划 为创新保驾护航

2017-01-17 17:21:54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知识产权首次被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 为创新保驾护航

央广网北京1月17日消息(记者吕虹桥)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新办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介绍《“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提问。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若干意见》,在这个文件当中首次提出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同年12月,国务院又印发了《新形势下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制定“十三五”规划的要求。为了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路径,把设计图变成施工图,国家制定了“十三五”知识产权专项规划,并列入重点规划。

出台《“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规划》是因为知识产权规划首次被列入了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之前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政策文件,和这些文件相比,这个规划有什么新的特点?

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说,这次的规划部署了一些新的举措,比如在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方面,要求研究“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业态、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研究新媒体条件下的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加强新领域、新业态、民生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等。

也有记者问道,在特朗普对中国的一系列政策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中国的知识产权政策。有很多分析说,他上台之后会不会利用知识产权一系列政策对中国发难?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

对此甘绍宁回应,也有报道说特朗普在中国也申请国商标,这充分说明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是符合国际规则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不长,工作中的确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的同行之间加强知识产权的合作,共享发展的经验。同时,中国也反对不切实际的指责和滥用知识产权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另外,前不久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中也提到,中国成为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第一个超过百万件的国家。

但中国还存在知识产权的数量与质量不协调的问题。记者就此问道,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国知识产权专利的质量是整体偏低的。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回应,我国存在专利质量与数量不协调的问题,大概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我们核心专利的数量不多;第二是专利的布局不合理,接下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将采取相应的针对性的措施。

知识产权专家汪涌律师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汪涌:知识产权在中国大概已经有了30多年的历史,之前我们并没有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制度,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在这几年中,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是发展的非常快的,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申请专利的质量不高等。这个问题目前引起了各方尤其是国家层面的重视。

在如何从专利大国变成专利强国方面,这次纲要可能会在国家的战略层面有一些制度上的设计和保障,从而促进中国专利质量的提升。另外,国际社会比较关注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第二,在赔偿方面,这几年我们在修改一系列相关的知识产权法专门法的过程中,一直在提高赔偿金额,成绩应该还是有目共睹的。尤其在司法方面,这几年我们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法院,其工作的成效也非常明显。通过这次纲要,如果我们能进一步把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提高到国家的战略层面,会对于推动中国的创新、保护中国的产权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因为现在国家在调经济结构、搞供给侧改革,其实保障和推动有效供给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创新和产权保护。只有产权保护和创新做好了,我们的供给侧改革才能顺利推进,我们的经济结构才能真正转变过来。为了促进创新,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可能就要下大力气,要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