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把制造业带回美国?都别吹牛了(2)

2017-01-06 10:29:07    人民网-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所谓重振基础制造业,多多少少有些反经济规律。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经济结构都是从基础制造业逐步升级到服务业、高技术行业,而从服务业和高技术行业再转型到基础制造业,好像都还停留在口号阶段。

即使机器人(21.800,0.34,1.58%)应用也无法彻底扭转趋势。机器人的大量运用可以让部分制造业留在或者回归美国,但不可能持久。再从就业的角度看,机器人的使用更是只会减少工作岗位,而不会增加美国就业。《纽约时报》报道写道:特朗普告诉从事制造业的工人们,通过严格限制贸易、离岸外包与移民,他会为他们带回工作,但经济学家说,更大的威胁来自另一件事——自动化。

  《纽约时报》报道截屏

2000年初我到美国工作,买过一些10美元三双的白袜。袜子织得很厚实。看看标签,上面居然写着“美国制造”。这么便宜的“小件”美国也生产?后来,我在《华尔街日报》上读到一篇文章,原来那时美国市场上的袜子几乎90%都是美国制造。美国人每年要花费50亿美元买袜子,数额不算少。美国是怎么做到把袜子工厂留在国内的呢?

原来美国的制袜厂较早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但是,这一优势同样没保持多久。这不仅是因为中国人工成本低,也因为中国很快就能制造类似的机器,并拥有了能熟练操作机器的技工。三年后我从美国回国,10美元已能买6双袜子,美国的袜子制造已被中国替代。

当然,上述种种并非意味着美国在制造业的发展上就真的难以有所作为。虽然就业的大幅增加很难,但美国仍然保持着金融、创新和市场优势。如果政策对路,比如继续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的投入,美国势必会进一步巩固其在军事工业、医疗技术、信息技术和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对全球制造业发展方向的引导力。

亚洲优势

今天,谈论制造业振兴,在很多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时髦,但也只是一种政治时髦。通常人们更容易关注的是一些抽象数据,诸如税收、投资和劳动力价格之类。这些因素自然很重要,但发展制造业,不是光有这些就够了。勤劳、守纪与执着精神,同样不可或缺,甚至更重要。这绝不是政治人物几句豪言壮语就能实现的。

任何一位走进美国社区的中国人,即使只停留一两天,都会明白,美国重振昔日制造业,根本就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依据中国人对自身制造业崛起三十多年的切身体会,看看那些在商场里购物、在街头闲逛、在公园里休闲的各种肤色美国人的神态,尤其是那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你根本无法将他们和成千上万坐在流水线旁的蓝领联系在一起。让美国人重回流水线,像中国、越南、柬埔寨等国的蓝领那样工作,已不再可能。在今天的美国,已经无法找来愿意干蓝领活且有一定技能的年轻工人。

  美国制造业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

制造业的发展有很多要素,但归根结底是要人去做。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与发展模式相关,也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相关。中国制造业的生产链可能会因为劳动力价格上升而出现一定转移,但大多数不会转移到美国,而是转移到印度、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