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汪”,圆溜溜的大眼睛,一个塌鼻梁,下兜齿的小下巴,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这就是憨态可掬又带点“小傲娇”的京巴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京,街头巷尾都是京巴狗的身影。作为家里的“小宝贝”,他们更是老北京人的象征。近年来,京巴狗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随着外来犬种的多样化,京巴狗严重的腰椎间盘老年病以及倔强的性格都让他不再是北京人的首选。但随着京巴狗在网络中的走红,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寻找京巴狗饲养。狗场也开始再次培养纯种京巴狗出售。
■京巴狗的历史
京巴犬又称北京犬,最早的记载是从8世纪的唐代开始的。这种古老的犬从有记载开始就一直只允许皇族饲养,慈禧太后非常宠爱这种狗。当时,为了显示皇权的尊严,除了皇宫和王公大臣可以饲养北京犬外,一般平民不许养,否则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官吏们对北京犬的宠爱到了必须“随身携带”的程度,出门时就把它放在宽大的衣袖内。所以,北京犬又被称作“袖犬”。
老北京:身份尊贵的象征
今年已经八十多岁的“七爷”家里是“老旗人”,年轻的时候住在前门大栅栏附近,十年前,家里拆迁,搬到了通州居住。在他年幼时,家里就养着一只叫“海龙”的白色京巴狗。“海龙可不是一般的名字,慈禧太后当年养的京巴狗就叫海龙,那可是狗中顶富贵的。”说起京巴狗,平时干什么事情都懒洋洋的七爷来了精神。
他说,家中的京巴狗吃的用的都是很好的。在家条件不好的时候,祖母会将碗里的碎肉渣挑出来,给“海龙”吃。邻居看到他们家中还养着京巴狗,依旧认为他们家的日子过得很滋润。“京巴狗在老北京可是身份的象征,不是一般人能养的。家中老人好面子,就算是自己不吃肉,都要把狗养的胖胖的。”他笑着回忆,“不过,京巴狗也的确讨人喜欢,出来进去的迎来送往,很把自己当作家中的一分子。而且握手、作揖样样行。”
七爷称,祖母经常给他讲慈禧太后养京巴狗的故事。“祖母说,慈禧就喜欢养京巴狗,她在宫内特别设置了养狗场所,狗舍极其华丽宽敞。平日,有专门养狗的太监负责狗的饮食、调教和修饰。而且,每只狗都有俸银,每个月都有专门的太监给它们取“工资”,过的比人都滋润。”
他说,老北京人中还流传着一种说法,以前皇帝出巡,总会有许多京巴狗在前领路,并以叫声表示“皇上驾到”,而朝中的大臣还得向它们鞠躬以示尊敬。皇上驾崩,京巴狗也要跟着皇上陪葬,跟近臣没什么区别。“不是说有钱就能养的,得是身份贵重的世家才能养京巴狗。”
总生病:体弱多病夺性命
在右安门附近,一位老人推着一辆婴儿车在街心公园散步的场景很多人都见过。他的婴儿车里卧着一只黄白色的京巴狗。老人每天晚上六点半,准时拖着婴儿车带京巴狗出门遛弯儿。就在年前,老人却独自在公园散步,不见了婴儿车。细问之下,原来,老人养了12年的京巴狗因严重的肺病去世了。
“它叫大毛。”老人一边说一边叹气,“走了也好,大毛总算是不再受罪了”。老人眼中含着泪。老人告诉记者,大毛原来是儿子家里养的,但是后来有同事送给他一只泰迪犬,大毛吃醋,天天不吃饭,就被送到了他这里。“我和老伴就把它当孩子养,每天的鸭肝酸奶从来没断过。”但是,大毛在七岁的时候,腰就开始“不好使”。“我家住在二层,大毛上楼梯就很费劲,经常是两只前腿上去之后,后腿跟不上,因为它的腰使不上劲儿。每到这时,我就抱着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