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租房:刚需的无奈之选(1)

2016-12-30 11:12:50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一书开篇说:“如果你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巴黎会一生都跟随你,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但在目前中国的北上广这类的大城市里,这句话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要改成以下这个版本——“如果你年轻时在北京生活,租房会一生都跟随你,因为租房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城市里的奇幻漂流

很多年轻人,就像《疯狂动物城》里的小兔子朱迪一样。毕业后,进入大城市,找到一份工作,第一件事是要租一间暂时属于自己的小房间。“油腻的墙壁,不住摇晃的床,吵闹的邻居,我喜欢!”朱迪这样说。

25岁的赵晓龙(化名)在北京“漂”了两年,老家在辽宁省的一个小城市。大学毕业后他留在北京,在一家企业做市场营销。这两年一直和大学同学合租在东三环的呼家楼附近的一个小区里。他算了一笔账:租的这间次卧的月租2500元,自己拿到手的工资大约6000元。这意味着,他每个月要把接近一半的工资交给房东。

“其实,从来到北京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就把攒钱的念头给打消了。自己每月收入在除去衣食住行之外,所剩不多。”赵晓龙说。

不过,在赵晓龙看来为房租花这么多钱并不过分。因为,租的房子离单位不远,租离单位远些的地方能每个月能省四五百,但是“节省下的交通和时间成本远不止四五百”。

不过,与自己一起租房的同学快要结婚了。同学在家里的支持下买了房子,明年就不租房了。赵晓龙说:“有时候也会想,还要工作多少年生活才能有改观呢?在北京买房实在不敢想。首先目前自己还没有购房资格。其次,家里也帮不上多少忙,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攒够首付。”北京这座城市,在他看来,是一个“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和充实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让他“没有安全感”的地方。

近年来,租房人数连年增加,尤其是年轻人。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0万,2016年会继续增加,应届毕业生的增长为大城市提供了强大的租房需求,且毕业后到自有住房的过渡期一般在3年至5年,未来应届生租赁市场需求巨大。

随着房价的上涨,买房越来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租房成为没有选择的选择。两年前,中国人买房的平均年龄是27岁,而邻国日本是42岁,欧美等国家是30岁至36岁。根据链家研究院的数据,2013年至今,北京购房者的峰值年龄,已经从30岁左右,推延到了约33岁,越来越多的居民停留在租房市场。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的一轮房地产市场火爆上涨开始,房租的走势也一路飙升。这样的趋势从上海市房屋租金涨幅可见一斑:自2015年6月起,上海市房租平均值由年初的每平方米62.7元涨至年末的74.9元,全年涨幅近两成,闵行、闸北、浦东一些热门地区的涨幅竟高达六成;到2016年2月,全市租金均价已达到了78.5元/平方米/月,同比上涨24.33%;截至2016年4月底,上海房屋租金价格已经实现连续22个月上涨。

而有数据显示,北京的租金也是逐年递增,租房支出成为在北京生活的一大成本。2016年7月北京平均房租约73.31元/平方米/月,假定你在北京租一个30平方米的房子,按平均月租金,每月需2200元左右,北京2016年夏季平均工资为9240元,扣除五险一金,有近3成的收入用来支付房租了。

白领孙玲(化名)已经在北京工作很多年了,依然在租房,依然单身。就好像最近大火的剧集《欢乐颂》,孙玲在不少论坛上都看到很多人说“看到樊胜美,想起自己,就哭了”!为什么呢?因为樊胜美30多岁的年纪,万元左右的收入,不甘心沉沦,又无法上升。人到30岁,单身没依靠,蜗居在出租房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