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题:民生改善进行时——“十三五”开局之年经济新亮点述评之二
新华社记者 樊曦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十三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的路上,民生改善始终处于进行时。
尽管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9%,但重点民生领域如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支出增幅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教育支出增长13.3%;科技支出增长1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4.6%。
中央党校教授赵振华表示,“真金白银”的投入就是为了保障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持续深化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保障民生就是要想人民之所想,为人民办实事。
在有着2800多家水貂养殖场的山东省文登市侯家镇,由于农村电网电压偏低和配变负荷过载,村民用电一直处于“卡脖子”状态,影响养殖业发展。了解到这一难题,国网文登公司今年不仅新建改造低压线路近9千米,还为每家每户更换智能电表,可满足当地未来30年的居民和农业生产用电。
村民赵喜海告诉记者,农网改造升级后,电压质量及用电可靠性有了极大提高,他准备将养殖规模由原来的水貂存养量500只扩大到1200只。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表示,做好民生工作,就是从实际出发,一步步做好实事,积小胜为大胜。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河南省商丘市,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服务窗口,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致富项目、技术培训等服务,吸引更多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当地有关部门在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期间,发布辖区企业用工信息,在企业和返乡务工人员间牵线搭桥,实现返乡务工人员与企业快速对接。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提前完成了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
稳住就业基本盘之外,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完善多项民生措施,进一步织密民生“安全网”。
——全国1亿多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得到提高;
——20个省份相继出台文件,对本地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作出规划部署;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搭建多元化人才选拔平台。今年各地陆续公布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取消和调整不少加分项目。
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发展,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出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符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创造新的增长点、提高长期增长潜力,而新的增长点就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中。
无可否认,尽管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旧突出,民生保障领域依然面临不少短板和瓶颈。保障民生还需要不断迎难而上,锐意进取。
从不同收入群体来看,农村贫困人口仍是短板。目前,我国仍有5000多万贫困人口、12.8万个贫困村、800多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
如何让剩下的困难群众都“跟上来”“不掉队”是我国奔向全面小康路上必须面对的考验。
面对最后的“锅底人群”,今年以来,我国第三次提出了年度千万减贫计划。同时,《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也正式印发。
“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是我国扶贫开发的制度性改革,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重要举措,关键是要真抓实干,把好政策、好举措落在实处,落到贫困群众身边。”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