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加以强调,提出要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在中国制造业回稳向好的同时,品质“内外有别”、质量参差不齐等“怪现状”仍然存在。在全球化贸易规则重构的过程中,“中国制造”该何去何从?人民网财经部特别推出“中国制造再出发”系列评论,聚焦“中国制造”的发力重点,探求“中国制造”的转型之道。
中国制造供应全球,如今海淘买回“Made in China”的产品早已不算新闻。然而,追问国人依然舍近求远,热衷海外购物的行为,很多消费者的直观感受是:同样的商品,国内看到的、买到的,品质往往比国外“差点意思”。
消费者的感受并非空缺来风。“差点意思”的背后,反映出了某些行业产品国内国际质量标准“两张皮”、实际质量与标称质量“两张皮”的现实存在。不断优化的制度供给,是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基础。要改观消费者的看法,关键在于加快加强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执法,充分发挥制度供给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先手棋作用。
近年来,我国消费品的标准化工作推进迅速,现有消费品国家标准和已备案的行业标准已近6000项,消费品标准体系已逐步建立。但与国际先进的质量标准相比,我国的产品质量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一方面,一些行业的产品标准长期“原地踏步”相对滞后,很多行业在执行标准政策时,普遍存在“外销严内销宽”、“外销高内销低”现象,导致一流产品供应国外,二流产品供应国内,产品供应结构无法满足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部分地区与执法部门长期唯经济速度至上,产品质量执法不到位,也导致一些产品的实际质量与标称质量“两张皮”,“说一套做一套”诚信缺失。再加上价格等因素,则进一步降低了国内市场上中国制造产品的性价比。
中国是制造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国。近几年,随着国内的消费升级,全球优秀制造商都在将未来的业绩增长点看向在中国市场,并逐步将营销网络下沉,加快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这些都对国内制造业提升品质、强化创新提出了更为严峻而紧迫的挑战。假如中国制造在未来发展中忽略了中国自身的市场份额,既不利于民生改善、消费升级,也将使中国经济的提质增效、迈向中高端失去坚实的根基。
应对上述挑战,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也要更加重视优化制度供给。首先,就是要强化标准引领。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只有把自身的标准提上来,中国制造的产品竞争力才能真正向中高端迈进。
当前,中央已经下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当中最重要的创新举措,就是要加快国内外标准的接轨,建立起消费品标准比对与报告制度。行业标准对标范围更加广泛、监测更新更加动态,依托一系列技术性贸易措施,此前中央倡导的“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也将加速推进,为进一步形成质量促进型市场环境奠定基础。
其次,要在简政放权,增强市场活力的同时,做好“放管服”相结合,强化质量标准的执行和执法,守住竞争的底线。一个竞争失序的市场很难建立供需双方的信任,所谓追求创新与品质提升就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很多消费领域还存在监督尚不完善,处罚标准过低等问题。在旅游、食品等行业,“一次违法被罚、换身行头继续”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加快完善质量法律体系、消费者保护维权体系的同时,工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等政府执法部门更要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制假售假企业,营造更加公平商业环境和信用环境,如此才能真正激发市场的自我净化功能。
总之,促进产品标准和质量提升,不是可不可以为的问题,而是必须要为的问题。也只有建立一个可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品质的管理与监督体制,我国才能更好的实现转型升级,筑牢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的稳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