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物流业结构性矛盾制约经济发展(1)

2016-11-29 11:15:35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物流业结构性矛盾制约经济发展

多年来,我国物流业保持了高速增长,2001年至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达23%。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社会物流需求增长出现拐点,增速持续回落,2015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回落至5.8%。社会物流需求增速放缓,有效物流需求不足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大趋势。记者近期在全国多省市调查了解到,当前物流行业仍然存在市场环境差、市场化程度低、仓储发展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五大结构性矛盾,对我国经济和生产方式实现转型形成了挑战。同时,如何打破政策性桎梏也成为物流业带动经济发展要突破的重要瓶颈。

物流业出现

开工不足和产能过剩问题

一路向西的中欧班列驶出国门之前,都将在新疆的阿拉山口进行最后的检验。这个人们印象里飞沙走石、寸草不生的边境口岸,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已成为沟通中外、连接欧亚的核心枢纽,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通关过货能力不断增强。但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需求开始不断下降。截至2015年,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货物、对外进出口贸易额和海关税收入库同比分别减少28.7%、38.2%和46.7%。

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电商物流、快递快运、冷链物流的持续快速增长,生活性物流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动力来源。由于现有物流产品和服务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少批次的生产性物流,而生活性物流则更加强调小批量、多批次、个性化和灵活性。在同质化竞争挤压下,企业并不能有效满足这些新需求。受此影响,物流行业出现开工不足和产能过剩等问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降低,导致供给质量下降和有效供给不足。今年1月至9月,全国铁路货运量为19.16亿吨,同比下滑6.3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认为,我国物流业需求不足的主要矛盾在于结构,而结构性矛盾主要在于供给,大量存量资源沉淀在传统物流业务领域不能退出,无法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对高端服务的需求,同时因增量资源投入不足和体制机制约束,难以创造新需求。因此,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当前物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此外,我国物流成本多年居高不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说,由于我国GDP规模统计口径变化,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下降至14.6%,距离美国、日本等国家8%至9%的水准仍然高出很多。如果降至这一水平,仅物流费用一项,每年将节省4万亿至5万亿元的成本。

打通经济“大动脉”需突破五大结构性“梗阻”

物流行业被称为经济的“大动脉”,是维护经济顺畅运行的大通道。然而,受到五大结构性“梗阻”影响,目前我国这根“大动脉”还不通畅,既制约了行业发展,也推高了我国社会经济运行成本。

一是市场环境有待改善。2015年,由于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同比下降11.9%,铁路货运改革正式启动,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但由于铁路货运市场化不足,开放度不够,仍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求,特别是铁路承运主体较为单一,民营资本难以进入,导致铁路货运全程业务缺乏,组织多式联运的市场化主体缺失。

同样,在物流企业的财税环节,由于缺乏事中事后监管,市场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一些“挂靠”公司未参与物流任何环节,本应被市场淘汰,却拥有领购发票的资格,而真正有实际业务的物流企业反而取不到发票,导致挂靠公司领用的发票通过收取一定手续费的方式“转卖”给需要发票冲减成本的企业,加重物流企业负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