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出现大幅滑坡后,10月这一数据开始企稳。国家统计局11月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9.8%,增速比9月加快2.1个百分点。1月至10月,利润同比增长8.6%,增速比1月至9月加快0.2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正在继续显现,工业领域中的去库存、去杠杆和降成本都在向前推进。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有所加快,主要是受到价格上升的影响,目前价格仍处于上升通道,未来企业盈利有望继续改善。
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4%,增速比9月加快1.5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工业效益处处长何平表示,企业的利润率同比在继续上升,财务费用同比在继续下降。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6%,同比上升0.24个百分点;企业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5%,延续年初以来的下降趋势。
具体到行业而言,采矿业利润增速又创新高。10月,采矿业利润同比增长86.6%,增幅比9月加快56.3个百分点。数据还显示,化工、煤炭和通用设备等行业拉动明显。10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新增利润81.4亿元,比9月多增55.2亿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新增利润165.6亿元,比9月多增56.1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新增利润19.4亿元,而9月则同比减少28.6亿元。以上三个行业合计拉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2.7个百分点。
何平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正在继续显现。首先是库存持续下降,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0.3%,延续了年初以来的下降趋势;其次是杠杆率持续下降,10月末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再次是单位成本继续降低,10月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73元,同比下降0.13元。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金山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周期性和季节性因素,使煤炭石油等相关产业产品价格回升。从9月、10月工业运行数据看,呈现出“价涨利增”的回暖态势,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亮点是智能制造产品快速增长,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显示出较好的市场拓展能力,价格有一定空间。此外,供给侧结构性取得阶段性成效,部分地区“降成本”等措施有一定效果。
多位专家表示,“价涨利增”是工业企业利润回暖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从今年9月起结束了同比连续54个月下降的态势,上涨了0.1%,10月涨幅则进一步上升到1.2%。初步测算,10月因PPI同比上涨1.2%,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约1205亿元,因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0.9%,企业原材料成本增加约597亿元,两者相抵,利润增加约608亿元,比9月多增约105亿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多方面原因促进PPI持续上涨。稳增长政策带动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反弹回升,市场需求回暖促进了工业产品价格上升。此外,去产能力效果显著,产能的削减对价格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
对于工业企业利润未来的走势,多位专家表示,价格的走势仍是关键,只要PPI继续回升,企业盈利回升亦将继续。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10月PPI涨幅有所扩大,表明市场需求有所回暖,也表明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的成效在不断显现。由于PPI过去长达54个月的负增长,对下一步PPI的走势有翘尾因素的影响,所以PPI下一阶段应该会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表示,工业企业利润的周期基本上同步于GDP名义增速的周期。从GDP实际增速来看,2013年之后一直是震荡向下,最近三个季度持平于6.7%。当前的数据还包含着地产和汽车明显的高位透支,因此,未来趋势增长率或仍将缓慢下行。而GDP名义增速在2015年三季度触底,过去四个季度连续上升。工业企业利润也已随之震荡回升四个季度,目前继续处于企业盈利的改善期。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婧表示,未来工业企业效益仍延续改善趋势。去产能、降成本的效果还将逐步显现,经济趋稳、产品价格回升、成本降低等有利于工业企业收入和利润保持平稳增长,特别是一些传统重工业盈利还将继续改善。但下一步,仍要关注去产能和价格回升的平衡、过剩产能行业分化下相关行业间的协调等问题。
(责编:孙阳、夏晓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