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基金子公司持续缩水 专户产品规模大增

2016-11-18 15:55:43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 基金子公司被严格排除在二级市场之外,业务可能只剩下非标债权项目等几个方面,再也无法延续此前野蛮生长的状态

◎ 转型是基金子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资产证券化、PPP等业务有望成为转型抓手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专户业务规模和子公司规模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变化:前20强基金管理公司专户资产管理规模较第二季度末大增约5600亿元;前20强子公司专户资管规模较第二季度末减少约1500亿元,行业总规模比重由2015年6月底的73.56%持续下降至第三季度末的64.82%。这是自2015年6月底经历野蛮生长以来,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首次出现季度性缩水。

从具体公司看,民生加银资产管理公司、深圳平安大华汇通财富管理公司、建信资本、东方基金子公司东方汇智资产管理公司、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公司等缩水规模较大。截至9月30日,这5家公司第三季度末比第二季度末减少规模分别为1407亿元、677亿元、337亿元、198亿元、129亿元。

与之相比,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专户管理规模前20名榜单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截至9月底,基金专户前20强总规模达3.71万亿元,比二季末增加了5591亿元。前20强中几乎所有公司规模都有增长。其中,建信基金成为子公司规模冠军,专户总管理规模达6302亿元,第三季度增长411亿元;华夏基金、中银基金、创金合信、工银瑞信分别以4135亿元、3110亿元、2892亿元、2250亿元,位列第二至第五名。

这“一升一降”的背后,主要涉及多方面因素。从基金子公司角度看,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先后发布《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等规定,基金子公司设立门槛可能有所提高。长江证券分析师蒲东君认为,新规可能明确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制,公平统一避免监管套利,同时依托风险和监管引导差异设置风险资本系数,引导子公司业务规范发展。

从具体内容看,新规聚焦于提高专户子公司设立“门槛”、去通道业务、“母子”业务彻底分离和提升资管能力等方面,今后“母子”公司业务可能彻底隔离,基金子公司被严格排除在二级市场之外,业务可能只剩下非标债权项目、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几个方面。作为“万能牌照”的基金子公司再也无法延续此前野蛮生长的状态,产品备案数量出现明显回调。

统计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基金子公司备案数量逐月下滑,今年7月份、8月份和9月份分别备案产品804只、786只和608只产品,整个10月份的备案数量约为400只。

同时,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新规对基金子公司和专户业务重合的业务范围给予了明确界定和区分,这部分业务的资管规模很可能被剥离出来或重新整合,补充到专户业务中去,这一趋势可能使专户业务规模增加。

“从专户业务角度看,由于监管部门已明确表态严格限制银行理财产品入市,部分追求绝对收益的委外资金在第三季度末大幅增长,基金公司专户业务、部分定制基金产品从中受益的可能性较大。”金牛理财网研究员何法杰说。

从第三季度专户规模增长绝对规模看,华夏基金表现最为强劲,第三季度新增专户规模高达1120亿元,增幅达37.15%,排名跃居第2位。创金合信基金成最大“黑马”,第三季度专户规模暴增673亿元,增幅超过30%。工银瑞信基金、天弘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公募巨头的专户规模增长也都超过400亿元。

华泰证券研究员沈娟说:“转型是基金子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着力点还是回归资管业务本源,即由被动的通道业务转向主动的资产管理,而资产证券化、PPP等业务有望成为转型抓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