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求解东北民营经济困局:市场还须回归“商本位”(1)

2016-09-08 09:13:01  上海证券报    参与评论()人

1984年,海城被确定为辽宁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继而在全省率先出台了20项改革决定,实施第一轮县域综合体制改革。自此,海城民营经济也迎来了一段辉煌期,形成了与“温州模式”、“中关村模式”齐名的“海城模式”。

然而,历史上某一片段的惊人相似,并没有催生出相似的结局。在“中关村模式”等依旧保持热度的今天,“海城模式”却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近年来,在东北经济陷入“失速”困境之后,民营经济也受到冲击。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吉林和黑龙江民间投资增速为10.3%和6%,辽宁省则大幅下跌58.1% 。在中华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东北三省企业不到10家。

新一轮“振兴东北”已经启程,民营经济如何破局发力?近日,记者在东北三省实地走访了一些企业、学者和官员。

留住和吸引“孔雀”

近几年来,有关东北人口红利的话题备受舆论关注。事实上,人口流失问题掩盖下的是更为迫切和重要的问题——人才的缺失。

根据2015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东北的高学历人口流失严重。其中,大专及以上高学历人口流出比例明显大于同等条件的流入人口。

“从经济学角度看,所有的要素流动趋向于发展更好的地方,包括人才。东北三省这几年在经济发展上有一些滞后,对人才的吸引能力自然减弱。”黑龙江省人社厅一位人士坦言。

记者采访发现,和国企比起来,民营企业更难留住人才。“招不来,留不下”几乎成为所有受访民企面临的问题。

刘文(化名)是东北一家科技民营上市公司的主管。她告诉记者,因为收入以及其他原因,公司在人才招聘上一直不太顺利。有经验、技术的人才不好招,而毕业生衔接不了,不能马上胜任工作。

“好不容易培养一些人吧,成长起来就走了。从长远来看,人才问题会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刘文说。

一直以来,很多专家都认为,比起人口数字的变动,目前更应该关注创业就业氛围。对于东北地区来说,为了留住并吸引人才,用改革二次挖掘人口红利,创造一个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不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并提振经济,显得非常重要。

一些东北民企也在自我探索,寻找出路。其中,产学研一体化就是一种方式。

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东北一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企业负责人介绍说,为了使新招的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公司选择和农业院校进行长期合作,同时在22所农业院校设立奖学金,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此外,公司还鼓励开展地区产学研联盟,利用高校科研力量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沈阳远大企业集团在人才引进方面,除了给予高薪、股份,还让人才有一种荣誉获得感。“可以设立一个企业评价人才库,从企业角度来适配真正需要的人才。对于入库的人才来说,这也是一种崇高的荣誉。”企业负责人建议说。

在产业配套上“挖空间”

东北人老林这几天准备去一趟浙江温州,为企业采购塑编机器。64岁的他干了一辈子塑编,算得上是这个行业的专家。记者发现,老林所需要的塑编机器在东北本地也能生产,甚至他所在的城市就有生产厂家,可老林舍近求远,专门跑南方去购买。

“本地买的机器不好使,人家南方的设备质量好,价格也实惠,更新换代还快。比方说这个印刷机器,在东北买需要5万,上温州只花2万,我每年去好几趟呢。”老林对记者解释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