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中融信托如何走好转型路(2)

2016-03-07 13:57:23  经济观察报    参与评论()人

  点刹or风控升级

去年上半年从中融信托离职的大伟(化名)现在在北方一家中小型信托公司就职,他觉得自己应当找到一个新的环境,“踏踏实实做好业务就好”。

中融信托也早早开始了对一些业务的风险控制的提升。大伟已经记不清是从哪天开始,中融信托开始大幅提高传统融资类业务的风控标准,而这种“收紧”的要求,公司提过不止一次。在对项目的具体要求层面,一些地区的项目不做,区县级的项目就更要谨慎。

而相对于传统业务,彼时的证券类业务确实是一个既赚钱,又能迅速累计信托规模的好方向,“中融做的规摸不小,收益能要到千分之五甚至更高,在利率不断下调,一旦无风险业务能赚到千五那是非常可观的”,吴明说。

这种业务方向上的调整或许可以归因于对于创新业务的渴求,而中融信托更是代表了信托行业某种“破旧立新”的精神,仿佛已成为一种共识,在转型的问题上,中融信托做得很快,从证券类业务,到后来的股权业务,中融保持了一个“急先锋”式的形象。

不过,“破旧立新”或许也是一种宿命。在吴明看来,这种转型虽不知压力来自公司自身还是监管层的要求,但与既往信托产品风控难度上升相关。

“2014年成立信托业保障基金,要求按净资产规模的1%认购,这也是很多公司现在转型的原因,你做出一千亿的规模,需要交十亿,这就导致很多公司要把业务往子公司转;更何况,经济形势不好,公司对于传统的房地产等融资项目不是很看好,而政信类项目就关系到地方越来越高的负债率,所以就愿意去做股权投资类的产品,这类产品信托公司承担的风险小一些,未来盈利空间可能更多。”中融信托一位员工如此分析。

1月14日,经纬纺机(000666.SZ)发布公告披露子公司中融信托2015年未经审计业绩。2015年中融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65.87亿元,同比增长10.56亿元,增幅19.09%。其中,净利润26.05亿元,同比增长1.72亿元,增幅7.06%。虽然连续7年实现了双增长,但较2014年净利润增速出现了一定放缓。

事实上,传统信托风险已成为行业共有的难题。无独有偶,去年净利润明显下滑的华宝信托,则是大幅计提风险拨备。“经济高涨的时候,什么问题都可以掩盖掉,经济下行的时候,谁在裸泳,谁在穿着裤衩,都会暴露出来了。”吴明说。

一方面是对新业务的渴望,另一方面是对传统业务严加提防,信托业似乎出现了一股颇具有“破釜沉舟”气质的风潮。前述中融信托员工透露,从去年开始,中融信托停了传统业务的拓展,2015年的项目继续跟进,已经接触的项目保证不会再新发行。“公司风控委员会把控得非常严格,所有类型的传统类业务,审批都很严”。

不过,也有中融信托高层接近人士称,中融并没有“一刀切”停掉所有传统业务,这与事实不符。事实上很多好的传统类业务一直在做,也一直在发新产品。

与之相反,对于“创新”的要求则积极的多——对于公司各部门都要求转型,这位员工告诉经济观察报,“业务转向做企业并购、股权投资、或者新银行业,比如文化产业、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这些,业务团队都要去适应、学习新的业务方向。”“也就是说,这种人员流动,并不是在某一天之内就发生,也不是说公司主动把谁辞退,而是你没法适应新的要求,无事可做,那就只能走掉。”上述中融信托员工说。

  功名十字路

近日,一条关于中融信托管理层调整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去年离任的前董事长刘洋将回归中融,继续掌舵。一位接近中融信托的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确有此事,正在等待审批”,而刘洋的回归,则是因为现任董事长范韬因身体原因需要休养而离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