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工匠之路(我们这里的年轻人)(3)

陈君辉生于1998年,成长于广东韶关南雄一个镇上。曾经,面对高考的失利,他也垂头丧气过,但心底并未放弃自己。陈君辉从小就喜欢建筑。在互联网里遨游,让他寻觅到建筑之力、建筑之美、建筑之奇。初中时他去过深圳,看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他很好奇:楼为什么能建那么高?

2016年9月,陈君辉被广州城建技工学校录取,就读建筑施工专业。到广州后,他第一时间去了市区。仰望着高高矗立的广州塔,他再次好奇:这塔为什么能屹立不倒?

在校期间的学习,使他眼界渐开。他知道了那些桥梁为什么能承载疾驰的车辆,那些现代建筑由谁设计、由谁施工,那些亭台楼阁何以历经风雨依然完好……

无独有偶。李俊鸿少年时代的故事与陈君辉如出一辙。他们从不同地方汇合到这片校园里。在这里,他们听到了内心深处与建筑所产生的共鸣,他们积极参加校内举办的多项专业技能比赛……

可是要想进入“世赛”,必须一路过关斩将。陈君辉和李俊鸿成功了。在最后一个月的冲刺训练阶段,他们又进行了5轮模拟“世赛”训练。在38摄氏度高温下,他们搬运了近20吨模板和工具材料。然而对他们来说,吃苦流汗不算什么,因为他们内心始终牢记,能够代表祖国出战“世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是对学校和老师最好的回报,更是为国争光。

而两人的师弟林怡峰、谢健强则留有遗憾。拿到广东选拔赛第二名的他们,未能进入国家集训队。但他们立下了更远大的目标——“必须走到最后”。

我还在墙前流连。这面墙,林怡峰和谢健强于17个小时内一次成型。陈君辉要求很严格,不允许“雕刻”;凹凸之处,不能补,不能磨。

“是怎么做到的?”我问。他们笑而不语。年轻的他们,似乎还有些羞涩。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