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我国科学家发现混元兽 改写有袋类动物的起源历史

2018-06-15 08:06: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混元兽的正型标本。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日前,云南大学毕顺东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等单位合作,在内蒙古宁城地区发现一件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早白垩世哺乳动物化石,命名为混元兽。该重大发现表明亚洲可能不是有袋类动物的起源中心。

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018年6月14日凌晨在线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据介绍,现生的三大类哺乳动物,包括了单孔类、有袋类和有胎盘类。单孔类的泌尿、生殖和消化都通过唯一的“泄殖腔”,包括我们熟悉的鸭嘴兽、针鼹等;有袋类的最大特点是雌性在腹部有一个育儿袋,幼体出生非常不成熟,必须在母体袋内长期哺乳,包括袋鼠、袋熊和袋貂等;而有胎盘类最大特征是雌性具有胎盘,幼体在母体的子宫中能通过胎盘吸收营养,包括鲸鱼和人类。

毕顺东说:“单孔类哺乳动物的数目十分稀少,只有3种。目前现存的哺乳动物中,99%是有胎盘动物或者有袋类。因而,有关有胎盘类和有袋类的分异时间是哺乳动物进化研究中关键性的科学问题。”

混元兽标本发现于内蒙古宁城地区义县组下部地层,距今1.26亿年。它属于真兽类(胎盘类及其祖先)的早期类型,同时发育有真兽类和后兽类(有袋类及其祖先)的混合特征。新发现的混元兽保存完好、结构精美。研究人员利用数字化三维技术重建了包埋在岩石中的化石骨骼,基本上复原了每块骨头的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历时3年,构建了一个包括有56个早期哺乳动物分类单元和400多个形态学特征的大型数据矩阵,确立了可靠的早期哺乳动物谱系树。分析结果表明,热河生物群中的4种哺乳动物都属于真兽类,包括之前被归入后兽类的中国袋兽。

关键词:混元兽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