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新知识青年下乡:沉入真实的乡土中国

2018-06-11 07:56: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在老师的启发下,白洪谭决定,通过实践与老师的实践进行对话,而不是从文本到文本封闭在象牙塔里,“要让学术根植于本土和实践,不要那么空洞”。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更为关注,乡村振兴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乡村相关的课题、研究也随之更为迫切,然而真正了解乡村的知识分子未必很多。

地图上密密麻麻的乡村,众星拱月般散落在城市周边,二者的距离看似很近。但如沙垚说,当代中国不同生产方式的主体,体力工人、技术工人和白领雇员、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日益分离,一种彼此拒绝的社会阶层关系正逐渐形成。

在国内,也能看到类似的身影,带着成果、评估、职称的锁链,高蹈于体面和舒适的状态和精神幻境之中。强调“在场”的知识分子,有时会在乡村“缺席”。

“我们对农民真的还不够了解,比如我们之前总觉得农民不把钱投到教育上,都是因为他们目光短浅、不理性,但真正去解剖某些家庭,你会发现这就是他们在自己的处境中最理性的选择。”毕洁颖认为,“解剖乡村这一麻雀,向农民学习,或许才能从中窥见真实的乡村和中国。”

而越是深入乡村之中,张涛越能体会到农民那从泥土中长出的学问,“作为研究生或者博士,如果说我们看到的是头牛,那农民能看到牛的毛发,他们生活在其中,看得透彻。了解他们,才能细察民情”。

  一手学业,一手乡村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很多人也因在调研实践中了解到乡村的情况,进而萌生出“为乡村做点什么”的念头,正如白洪谭所说,看到乡村的真实情况后,你是拍拍屁股就走用它去换论文,还是同时留下来也为他做些什么?这是个问题。

白洪谭则是一边调研,一边乡建。他把自己看成内嵌于各种乡建力量之中的一种因素,在博士延期的一年时间里,他资助农民去高校参加乡建会议;带领几位失去生计的鸡农办起了合作农场,建起了第一个属于他们的冬暖棚种植有机蔬菜;举办读书会,让农民也成为涉农学术论文和学术成果的评议者;邀请国内外学生到村里和村民交流,希望通过这种传、帮、带的活动给村里孩子一些指导。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