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编剧兰晓龙携新作归来谈创作:用最笨的办法塑造人物

2018-06-05 17:31:05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编剧兰晓龙(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记者 王志艳)从2006年《士兵突击》热播后,兰晓龙的作品就一直备受大众的喜爱,作品评分与大众口碑始终居高不下。“闭关”几年后,近日,兰晓龙携新书《好家伙》再次回归大众视野,早已绝版多年的《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一同再版。

  谈剧本创作

  “用最笨的办法塑造人物,他就在你心里活下来了”

在编剧界,兰晓龙三个字算得上金字招牌。他总是能用自己笔下的人物,引导读者去映照自我,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四部作品里的诸多人物似自然界的叶子——你无法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许三多、史今、伍六一、袁朗、卢焱……真实、有血、有肉是观众的普遍观感。

编剧史航评价:“有的编剧是自己不相信,让别人相信。有些编剧是自己相信,但是没法让别人相信。而兰晓龙是自己相信,很多人又通过他相信一些东西。”电视剧《生死线》导演孔笙也曾说:“兰晓龙特别注重细节的严谨,在他剧本的字里行间总能找到一些特殊的东西,是直接和人物命运有关联的。因为有细节,所以即使虚拟的看起来也很真实。”

接受记者采访时,兰晓龙说自己只是用最笨的办法塑造人物:“一遍遍地写,找他的语言逻辑、思维逻辑、行为规则,这个人物找准了,他就在你心里活下来了。”

这种笨办法的启蒙来自中央戏剧学院的训练。兰晓龙回忆,刚上大学时,每个人都恨不得上来就写一个像《雷雨》那样的大戏,但老师不让写,而是上了整整两年的散文写作课,巨量的专业课训练把人逼成了“写作机器”。但正是那两年,让他明白“文字是为了让你正确的表达,而不是浮夸的表达。写一个剧本是为了有话可说,而不是为了把话说得多漂亮。当这个理念成为创作本能以后,再去写剧本就顺了。”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