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水到渠成共发展】揭秘“南水”进京 如何经过层层“体检”流入千家万户

2018-05-30 17:51:0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这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的,还有些甜。”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村民张从贵指向眼前湍急的水流告诉记者说,这就是被称之为京津冀等地区送水的“水龙头”——渠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此开闸引水。随后,记者登上大坝,看到南侧水流喷涌而出,顺渠北上。桥下的这汪清水将穿越南阳后沿途经平顶山、许昌等地,后进入河北省过北拒马河,奔赴北京境内流入团城湖。

渠首 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但眼前白浪翻腾的水质究竟如何?流入京津冀等沿线19座大中城市的丹江水是否如肉眼所见的那般干净?“清水北上”四年间,向北方输水144亿立方米,昼夜奔腾的水流又是如何经过层层“体检”流入千家万户?近日,央广网记者跟随南水北调中线相关工作人员,一路自南往北实地走访,带你一探究竟。

将“大水缸”与“污”隔绝

5月29日,站在渠首大坝上向下眺望,蜿蜒的渠道两侧绿树环绕。

记者到达渠首后,在大堤处遇到一位身材削瘦、面庞黝黑的独臂老人,他叫李进群,只要看见垃圾,便会躬下腰,用火钳夹起。上前问其原因,老人的回答很直接,“防止乱丢的垃圾流入水源地内,流向北京的水,脏了,就没法喝了。”

与李进群一样,对于水源地保护的这笔账,天天与水打交道的南阳管理处水质专员何康也算得很清楚。“中线的水就像是我们自家的水缸,这天天要喝的水,怎能不保护?”所以,一旦发现威胁渠道水质的污染源,何康和他的同事们就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他向记者讲道,前一阵,一处距离渠道外侧约100米的养猪场,把废水直排入截流沟,渠道附近臭气熏天。

“巡查人员发现后,马上与蒲山镇有关部门协调。”何康说,他们反复封堵了三次,最后彻底关停了养猪场。但仅仅局限在清除外界污染源,治标不治本,是无法满足水质保护需要的。

立体交叉、电子围栏、水源保护区,中线工程确立的三道防线。中线建管局水质保护中心主任尚宇鸣告诉记者,“在中线工程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很多复杂因素对于总干渠内水源的影响。”他举例说,比如明渠段1196公里的总干渠,被设计成全线封闭立交形式。通过渡槽、倒虹吸、左岸排水等手段,让中线工程与外界河流形成了立体交叉,这样可以互不影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