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30日电(记者杜刚、刘兵)新疆哈萨克族妇女贾依娜尔到了50岁,掌握一项新技能——河南安绣。不同于祖辈们把哈萨克刺绣作为家庭装饰和喜事礼仪之用,她的刺绣卖到了河南、北京、上海等地,“织就”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贾依娜尔家住天山东部脚下,哈密市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苏吉东村。走进她家,如同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绣品世界,被褥、挂毯、坐垫等都有哈萨克刺绣。
在当地,哈萨克族女性从小就有学习刺绣的传统,刺绣甚至是女性择偶时的重要“筹码”之一。嫁娶时,漂亮的地毯会为主人增色不少。但长期以来,哈萨克族传统刺绣多适于家用,距离市场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贾依娜尔和同伴们守着好手艺,却卖不到好价格。
为此,对口援建哈密市的河南省,联系河南安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培训巴里坤县的女性,并提供原材料和工具,以订单式计件支付加工工资。
贾依娜尔和同村的40名妇女于去年7月份参加了为期40天的培训。“很难,针太小,线太细,年纪大了,眼睛也费劲,但想着工资可以,便坚持了下来。”她说,传统哈萨克族刺绣,绣针像锥子,易操作,图案粗犷,花朵、花枝、马头等是主要元素。而河南安绣,绣针比普通的绣花针还要小,需要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线呈现出细节。
去年7月份以来,贾依娜尔共绣了5幅刺绣,每幅长40厘米、宽30厘米,每幅报酬400元。如今,苏吉东村有20名左右的妇女通过安绣增加了收入。不同于传统安绣,哈萨克族绣娘的安绣,更多表现出新疆特色,湛蓝天空下,一支驼队正在穿越金色大漠,似乎传出丝绸之路上悠扬的驼铃声。
贾依娜尔还不满足自己的技艺,目标是绣出更精美更大的作品,让更多人知道哈萨克族绣娘。“12万元的富民安居房,政府补贴了9万元,后面的日子,需要自己努力。”她说。
巴里坤县妇联主席阿娜古丽介绍,巴里坤县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巩固提升阶段,激发妇女致富潜力可以有效巩固扶贫成果。今后,当地将逐步扩大培训规模,努力实现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让河南和新疆的地域文化得以更深层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