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航天员沙漠生存记

2018-05-28 19:16:0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兰州5月28日电题:航天员沙漠生存记

薛艳雯、李国利、朱霄雄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3名身着航天服的航天员依次小心地从“神舟返回舱”爬出。成功出舱后,他们拨通了卫星手机——

“飞行乘组报告:我们已着陆,位置如下……”

“明白。请利用现有器材开展自救互救。我们将尽快组织展开搜救。”

日前,15名中国航天员在巴丹吉林沙漠圆满完成了野外生存训练。这是我国首次在着陆场区沙漠地域组织的航天员野外生存训练。

为期19天的航天员沙漠野外生存训练,主要针对空间站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船应急返回着陆沙漠地域的特殊情况,旨在使航天员进一步掌握在沙漠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救生物品的使用方法,提高生存能力,锻炼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和凝聚力。

在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航天员身穿舱内服,以3人乘组形式,依次走进飞船返回舱模拟器。记者现场见证了他们从返回舱着陆后自主出舱、报告着陆位置、等待救援并利用返回舱内仅有的物资进行自救、直到被成功搜救的全过程。

从出舱后脱下厚重的航天服开始,航天员便是孤军作战了。

“沙漠救生训练的难点在于沙漠里的自然环境很严酷艰苦,有时风沙很大,几米内看不见人。”神舟十号航天员、我国首位太空女教师王亚平说。

航天员首先要对所处的位置、环境、天气作出判断。神舟七号航天员刘伯明所在乘组出舱时正值午后最为炎热的时段,他们决定待在返回舱内休息。

等到下午5时许,气温较为适宜,他们选择了一处相对平坦、有两片骆驼刺的地方,开始搭建帐篷作为掩体。

“搭建掩体前,选址很重要。要看周边环境,不能一上来就干。”刘伯明说,“一是要看风向,选择上风口。二是看地势,如果地势过高,风势会很大;如果太低,掩体容易被风沙掩埋。”

搭建帐篷并非易事。航天员通常利用降落伞的伞布来搭建。每人只配有一把军刀,用来切割伞布。伞布很结实,刀很小,很难完全按照需要的形状剪切下来。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