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北师大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主任顾定倩正在翻阅手语书籍。该研究中心牵头制定了手语“国标”。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北师大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主任接受新京报专访,揭秘手语国标诞生过程
历时7年 手语“普通话”终出炉
近日,手语“普通话”《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发布,并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语委首次将手语规范纳入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范畴,可说是中国首部手语“国标”。
虽然“国标”初定,但我国手语研究和规范化工作其实已经走过60个年头。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主任顾定倩表示,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确定之后,相应地如何用手语表达拼音等,就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当年7月,聋人手语改革委员会成立,开始进行汉语手指字母方案和手语词汇的研究。本世纪初,相继编印出版《聋哑人通用手语图》《中国手语》等工具书。
《中国手语》一直是听障人士教育的教学参考书,远在云南大理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做特教的字老师用的就是这本书。
在北师大英东楼,顾定倩办公室的案头也摆着一本几乎翻烂的《中国手语》。1994年,他参与了当年版本的编纂,开始了手语研究生涯。
随着社会发展,这部手语书越来越不适用,一些新兴事物都不能找到准确的表达。2011年教育部调查显示,表达同一概念的手语动作不一致,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手语沟通产生困难,63.1%的成年聋人希望制定国家通用手语。
顾定倩说,他们研究中心牵头,用了7年时间,制定了《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词表只是词汇方案的一部分,今年9月,收录8000个词的中国通用手语词汇方案将发布。”
减少不习惯表达
作为聋人交流的语言,手语也像文字一样分为表形、表意、表音。
“表音就需要借助手指语,就是打拼音。”顾定倩说,拼音的声母和韵母都可以用手指的动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