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7月1日起实施手语“普通话”和盲文“规范字”

2018-05-22 08:01:0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2017年10月13日,安徽安庆,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正使用盲文课本上课。图/视觉中国

今年1月29日,青岛,十几名聋哑人正接受培训,希望能靠一技之长找到合适工作。图/视觉中国

昨日,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今年7月1日起,《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和《国家通用盲文方案》将作为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手语和盲文有了国家标准,手语有了“普通话”,盲文有了“规范字”。

手语规范纳入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范畴

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听力残疾人难以说普通话,视力残疾人难以写规范汉字,手语和盲文是他们使用的特殊语言和文字,各地听力残疾人使用的手语存在差异,现行盲文标调的不规范也给视力残疾人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不便。

据了解,将手语规范纳入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范畴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第一次。

《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和《国家通用盲文方案》分别规定了通用手语常用词汇的规范动作和用盲文书写国家通用语言的规则,这意味着手语和盲文有了“普通话”和“规范字”,我国手语和盲文规范化工作迎来新里程碑。

半数视力残疾学生认为需要完善盲文

2011年,教育部三部门委托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开展了全国手语、盲文使用状况的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手语动作不一致和词汇量不足是当前我国听力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手语使用中面临的两大问题。表达同一概念的手语动作不一致,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手语沟通产生困难。59%成年聋人和82.8%聋人工作者认为有必要制定国家通用手语,63.1%的成年聋人和85.2%的聋人工作者希望制定国家通用手语。

盲文阅读则存在读音、分词连写和分辨词义三大问题,半数以上的视力残疾学生、教师和成年视力残疾人认为需要完善盲文。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