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补上“短板”:中国电影工业现代化进程加速

2018-04-29 16:41:0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史竞男、苏万明)中国电影市场已成为全球电影市场增长的主引擎。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高达202.17亿元,刷新世界纪录。然而正向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迈进的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

业界普遍认为,提升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已经“箭在弦上”。未来,“工业化”将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词。

  跟粗放式“小作坊”说再见

电影是熔铸创作者独特思维与审美创造的艺术作品,也是高工业规格、高技术支撑的艺术产品。反观当下,很多国产电影的“技术含量”依然有限。有业内人士透露,国内不少剧组还延续着“作坊式”做法,招来一堆亲戚朋友就能组成剧组。

“这种相对偏粗放的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下的精细化生产。工业化通俗讲就是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通过引入各行各业的专家型人才,建成一条运转平稳的流水线,进而带动影片生产效率和品质的提升。”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说。

导演尹力认为,过去中国电影强调教化和艺术功能,对于电影的工业性、商业性、科技性没有充分重视。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走过10多年,电影工业化路途依然遥远,总体来看,还处在模仿、借鉴、学习的过程中。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说:“中国有2000多家公司都可以出品电影,500多家公司还可以连续出品电影,说明很多公司制作电影还是最初期的手工作坊阶段。”

在张宏看来,完整的电影产业链包括研发、融资、制片、宣传、发行、版权交易、衍生产品开发等,电影工种包括服、化、道、摄、录、美、编、导、演等,而目前这些环节的标准化程度不高。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