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118项职称评审交给社会组织之后

2018-04-20 10:51:0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下放评审权限的同时,深圳允许社会组织在不低于全省要求的前提下,制定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建立健全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

在深圳市人社局发布的评审标准框架内,社会组织可以改变分数比例、新增或减少细分项目。例如,建筑设计行业重视专业技术水平,可以调高学历背景的分数占比;工艺美术行业需要以动手能力来评判,也可以增加实操项目。

新型评价方式随之涌现。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引入绿色建筑人才专业知识测评。生物协会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业绩、能力。采访中,许多人才反映,专业能力测评、现场答辩、实际操作等方式更符合行业特点,“不让优秀的评审不过,更不让不合格的钻空子。”

尺子越量越准,职称含金量越来越高。“原来,让我评职称都不愿意去,觉得没啥用。真正参与进来才发现,评审不是虚的,确实能考出实际水平。”伊力科电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力华告诉记者,出于对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牵头制定的评审体系的认可,他去年主动申报了副高职称并顺利通过。

职称制度改革大潮下,外语、计算机、论文等“卡脖子”条件不做统一要求,符合行业特点的评价体系日渐完善,深圳社会化职称吸引力不断迸发。2012-2017年,深圳职称申报量由3700人增长至1.3万人,体制外的申报比例由55%提高至65%。

“人才对职称的认可,倒逼他们按照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自我提升,形成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与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张壮丽认为,这是职称评审交由行业协会承接的一个可喜成效。

政府不做“运动员”,当好“教练”和“裁判”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