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聚焦中医好政策如何落地 民间中医不看分数看本事

2018-04-13 08:26:0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陈珞珈在各地讲课时,经常会被人问:全国几十所中医药大学培养了大量的毕业生,还需要从民间考核录用中医吗?

陈珞珈为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在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中,中医中药人员仅占7%。全国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仅有1.85位中医;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仅1.08位中医,而且这些中医并非全用中医的方法治病。每家诊所的中医人员不足1人。一些农村和西部偏远地区,已经找不到中医看病了。

民间中医是指“三无中医”,即“无校、无照、无庙”。中国社科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组长陈其广说,“无校”是没在正规医药院校接受过学历教育;“无照”是没有政府法规正式审查合格后颁发的证照,甚至连乡村医生的证照都没有;“无庙”是没有正规的执业机构。据中国社科院调查,在农村边远地区仍然生存着至少15万名民间中医,他们长期处于有用、有益却“非法”的状态。

“基层和农村不需要中医吗?”陈珞珈说,这次考核注册民间中医,既保存了师带徒形式和民间独特疗法,又解放了一批身怀绝技确有疗效的中医,用改革思维与制度创新来加快充实基层和农村的中医人力资源,体现了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勇气、担当和智慧。

陈其广认为,不少地方把民间中医“进门难”当成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只扶老树不栽新苗”。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相当于断了年轻人通过师承学习中医的路。偏方治大病,高手在民间。中医的理论比较抽象,实践上有很多难以量化的地方,如脉象的判断,其微妙之处,是书本上学不来的,不但需要临床实操,还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师承模式比较适合中医的特性。

中医药人才培养有两种模式: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暂行办法》的实施绝不是解决民间中医的权宜之计,而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长久之策。陈珞珈说,过去中医主要是通过师带徒方式培养人才,与西方现代医学主要靠医学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是不一样的。中医的水平与学历有关,但不能唯学历论。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