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聚焦中医好政策如何落地 民间中医不看分数看本事

2018-04-13 08:26:0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去年7月,《中医药法》正式实施,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人员,由至少2名中医医师推荐,经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进行执业注册后,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中医药法》突破制度上的瓶颈,彻底打通了中医师带徒人员和确有医术人员的执业路径。

作为《中医药法》的配套文件,《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在2017年底正式实施,规定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采取专家现场集体评议方式进行,以现场陈述问答、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评议、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为主,必要时采用实地调查核验等方式评定效果。为确保考核公平公正,防范考核舞弊风险,在充分考虑专家队伍基数基础上,规定考核专家人数为不少于5人的奇数。

考核不是考试,而是以专家评议方式进行评价,这是中医类别医师准入制度改革的突破,符合中医药的学术特点。专家表示,《暂行办法》规定对中医医师资格管理进行了改革创新,通过实践技能及效果考核,民间中医就能拿到中医医师资格证。

不少民间中医担心,通过专长考核拿到的证书含金量不足,在行医过程中会受到歧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司长余海洋表示,此类人员的医师资格考核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且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多成长于当地,在当地群众中认可度高,应当鼓励其更好地为当地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规定中医(专长)医师在其考核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内执业。拟跨省执业的,需经拟执业机构所在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同意并注册。

扶老树更需栽新苗

  《暂行办法》的实施,绝不是解决民间中医的权宜之计,而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长久之策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