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题:“支教一年,自教一生”——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300余名志愿者连续20载的时光接力
新华社记者赵琬微
17岁那年,在青海湟中县第一中学读高三的毛雯芝遇到了一位姐姐,来自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老师”。在她的悉心辅导下,毛雯芝考上了清华大学。
“他们的到来带给我一种信念。”毛雯芝说,在当地,许多人高中就退学了,能考上清华的相当少见,是他们鼓励我把目标定得更高一点。22岁这年,她主动申请成为支教团成员,回到母校任教,要把这个信念带给弟弟妹妹们。
从1998年响应团中央、教育部“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起,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相继在西藏、青海、湖南、甘肃、山西、陕西等地支教20年,先后共有322名志愿者为中西部地区发展贡献力量。其中,在青海湟中县第一中学连续服务12年,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连续服务11年……
这是一场时光接力。每位志愿者前往支教地服务的时间是一年,但这支队伍的力量却在20年间不断发扬。20年来,志愿者们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努力成为中西部贫困地区点燃希望的火种。
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了10余年的教师许震宇是这段时光的“见证者”。10年来,曾经来过这所学校的60多名清华学子,他都印象深刻。
“2008年,我们一起创办了《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9年,我们又创办建筑工程学院内刊《筑魂》,现在我们又有了微信公众号、原创品牌、公益行动……可以说,历届支教团成员用‘接力棒’的方式,帮我们塑造了一整套校园文化。”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