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培训机构成“公害”,真正问题出在哪?学校教育!

2018-04-10 15:06:0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如今很多小学生睡眠都无法保障,太可怜了。到了高中阶段逐渐走向成年,心智成熟才可以迎接更多挑战。所以,高考改革是一个具体而专门的问题,与中小学生减负不能直接挂上钩。

  赵琬微:

有舆论提出“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等观点,认为减负等同于学校在推卸教育责任,让孩子更轻松,相当于剥夺了“穷人”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这种观点虽然偏激,但似乎也有一定的生存土壤。

  杨东平:

这种论调是颠倒黑白,是部分人对于减负的误解。实际上,正是因为课外培训的存在加剧了教育不公。

  培训机构通过“制造焦虑”的捆绑销售和饥饿营销,让教育成为一种商品。同时制造出“拼爹拼妈,我们只能拼孩子”这种煽风点火的口号。

一些培训机构围绕择校需求制造恐惧,不断升级。从“起跑线上的竞争”,现在变成了“阶级斗争”,他们还宣称“上升通道”都关闭了。

这类文章许多都是培训机构的软文,把学业竞争夸张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让很多家长非常恐慌。

这让我也注意到教育生态治理中的一个新问题——在市场化和自媒体的时代,政府和学界理性的声音越来越难以引起注意,而耸人听闻、似是而非的话最容易传播。

自古谣言猛于虎,总是套路得人心,政府和新闻媒体有责任加强教育领域的理性报道,改善舆论环境,以正视听。

  赵琬微:

除了“堵”课外培训和择校冲动,一些国家也有面向弱势学生、后进学生的“补救教育”。

如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开端计划”和“每一个学生成功法”等,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些经验,利用公共财政向贫困等弱势家庭倾斜,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课外教育指导。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