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课开不齐、上不好 农村学校学生如何减负提质?

2018-04-04 08:36:0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相比城市的补课热、超纲学,农村学校的问题是课开不齐、上不好

  村小:我们必须奋力跑(解码·减负)

吉花小学一年级学生利用中午时间一起做作业。李发兴 摄

繁重的课后作业、上不完的辅导班……这是城里娃的常态。相较之下,农村娃的课后生活更简单:帮家长煮饭洗碗做家务,或三五成群一起玩耍。如何实现农村学校学生课业减负、素质提升?记者近日走访了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右所镇吉花小学。

  “对农村孩子来说,减负后几乎没什么课外负担”

坐落在抚仙湖北岸的吉花小学,是一所坝区半寄宿制农村小学,有355名在校生。

吉花小学校长孙文娇说:“对农村孩子来说,减负后几乎没有什么课外负担,要想确保孩子学业水平不下降,学校必须主动‘增负’。而开齐各门课程、开足课时,就是最好的减负。”她认为,减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该加的加、该减的减。

“加的是素质类课程,减的是盲目的作业和占课现象。”孙文娇介绍,在农村学校,以往普遍存在不能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不少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占用其他不参与期末统考科目的教学时间来补课,甚至牺牲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这样做的效果其实并不理想。”孙文娇说,看似在语数外等考试科目上投入的时间多了,但学生们心里会有抱怨,“体育课音乐课怎么又被占用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效果难免打折扣。

2016年9月,云南省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将美育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实施课程化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课程。从去年开始,吉花小学根据玉溪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严格按照要求开设课程,除了统考的科目外,德智体美方面的课程一科不少,老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擅自调整课程计划。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