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外国“水团”,乱花如何不迷眼

2018-03-29 07:31:0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此类乐团包装自身的方法之一是将乐团名称、历史与世界名团、知名音乐家、音乐圣地等挂钩。此前,奥地利一不知名的“交响维也纳管弦乐团”打着“维也纳交响乐团”的旗号,很多不明就里的听众听后大呼上当;在德国演出票价最高20欧元的“莱比锡室内乐团”在中国改称为“德国莱比锡国家爱乐乐团”后,票价即翻数倍;相关报道显示,欧美一些大学、音乐学院学生假期组成的临时乐队甚至也能通过“百年历史”“王室”“施特劳斯”“爱乐”等字眼蒙骗部分中国观众。

偷换概念也是普通乐团改头换面的重要手段。部分来华演出的普通乐团有两个名字,在本国用注册本名,到中国“翻译”为“高档名称”。例如,“西柏林广播交响乐团”被“翻译”为“德国柏林广播交响乐团”,被追责时,一句“中文翻译问题”将问题一笔带过。常见的还有用“皇室”代替“皇家”,用“国家”代替“国立”等。

另外,部分“水团”在介绍文字中经常使用模糊性词语。例如,在介绍指挥、主演奏者时,仅用“著名”“高水准”“一流”含混过关,缺乏专业知识的听众很难分辨水准高低。

近5年来,随着越来越多货真价实的名团来华演出和中国观众音乐素养的提升,这些冒牌山寨、弄虚作假的手段越来越难以得逞。不入流乐团弄虚作假的行为在一线城市出现得越来越少,但在不少二、三、四线城市仍有市场。

业内相关人士透露,部分欧美乐团宣传“注水”行为并不是新鲜事,在我国音乐会市场上已经存在了十几年。部分不入流乐团在中国的“注水”行径屡屡得逞,与监管环节漏洞和我国音乐市场的发展不完善相关。

  监管困难、盲目迷信,乐团在中国的“注水”行径屡屡得逞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