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格预报空间上精细到点位,时间上精细到分钟
天气预报,向着“精准”快步跑(绿色家园)
阴晴雨雪关系百姓生活,因此广受关注。图为日前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迎来降雪天气,游客在古城门外合影留念。梁生仁摄(新华社发)
“看天色可能会下雨,出门时要带把伞吗?”这样的疑问,几乎人人都有过。夏天,总怕有场“不期而遇”的大雨;到了冬天,又盼着一觉醒来世界银装素裹。
过去以周、天为单位,以市县为区域进行的气象预报,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日常生活需要。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希望随时随地查询天气——10分钟后会不会下雨?自己所处的街道降雪量会有多少?应运而生的智能网格预报,可以解答大家的疑问,提供更精细、更个性化的气象服务。
什么是网格预报?气象部门官方的网格数据公众啥时候能用上?智能预报的发展会带来哪些变化?3月23日“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访中央气象台的有关专家,带您走近还略显神秘的网格气象预报。
预报从定时定点定性走向即时“随地”定量
气象部门的网格预报质量、丰富程度、精细程度以及权威性遥遥领先
近两年经常出现的新词“网格预报”究竟是什么?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室主任、正研级高工宗志平告诉记者,以往传统的天气预报是城镇预报,只用单个的预报点表示一个县城或城市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这种预报方式缺点较明显,时间空间精度低、预报天数短、气象要素少。在如今几乎人手一个智能手机的时代,一天只做两次更新的传统预报,已经不能满足公众需求。中国气象局提出“网格预报”这一概念,正是为了解决传统天气预报的这些弊端。
“没有村党支部书记不知道的散乱污企业,更没有村党支部书记不熟悉的污染源。”北京市顺义区环保局局长张乙铭告诉记者,该区环保专项网格监管机制的建立,打通了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推动大气环境治理走向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