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化解校园金融风险,更好满足在校大学生合理金融需求,是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的民生关注点之一。
“禁止网贷进入校园的新政策推出之后,非法校园贷等金融行业乱象明显好转。”全国人大代表、南昌航空大学校长罗胜联说,应正视当代大学生合理信贷需求,鼓励更多合规银行开展校园金融业务,更好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校园金融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环境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长期从事学生教育工作。她介绍,当前在校大学生主体从“95后”逐步向“00后”转换,成长经历决定了他们在缴纳学费、创业、消费升级等方面有资金需求时,倾向于寻求校园金融产品而不是家庭的资助。
“但由于高校人群相对年轻,征信不完善,从正规银行获得贷款门槛高,流程复杂,合理金融需求无法满足。同时,借款申请信息没有共享,导致多头借贷行为始终难以杜绝,给非法校园金融产品留下‘野蛮生长’空间,助长了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罗胜联说。
他介绍,近年来有关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疏堵结合的政策,暂停非持牌金融机构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为校园金融开正门。
“‘堵’这一侧成效显著,‘疏’这一侧动作不大。”罗胜联说,我国校园金融规模远小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如美国2016年学生贷款总额为1.23万亿美元,而我国校园金融目前只有约百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无牌照的各类放贷机构披着创新外衣从事非法违规金融活动,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行长陈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