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3日电(人民政协报记者 刘喜梅)“很受鼓舞!”听到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多位关注医学科技创新的全国政协委员这样向记者描述心境。
我国癌症防治需要关键技术突破
“在我国,癌症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攻关真的是刻不容缓。仅以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为例,这三种消化道肿瘤的年新发率和死亡率均占到全球总数的50%,初步估算年消耗治疗费用近千亿元。”作为一名几乎天天跟消化道肿瘤患者打交道的临床医生,每当谈到我国的肿瘤防治问题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都会遗憾地表示,“太多患者发现肿瘤就是晚期了,如果能在早期发现,是可以治愈的。”
在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看来,我国肿瘤患者“发现太晚”的遗憾频现,主要是因为国家在癌症预防上尚需加强经费投入,以支持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强大规律认知的雄厚基础。对于基础研究的成果,何维也建议应尽快开展相关临床研究,并加速科学成果转化及关键技术研发,以尽早形成肿瘤早诊早治的临床技术能力。
之所以要着重于肿瘤预防及肿瘤早诊早治技术的攻关,是因为中晚期肿瘤在全球各国的治疗效果都不甚理想。而发达国家在肿瘤防治方面的重要经验,就是要注重筛查预防并提高早诊率。
“实际上,目前我国在肿瘤防治的科技攻关方面已经产生了部分重大突破,比如被誉为肿瘤早筛‘利器’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技术等。我们要实现建设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仅有星星点点的重要成果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在与癌症相关的健康卫生事业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也位居世界前列。这就需要我们通过5-10年的不懈努力,创造一批能够满足肿瘤患者需求且医保能够支付的重大医学科技创新产品。”何维建议。
去年底一段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陈卓禧毕业典礼怒斥“港独”学生的视频在网络流传,获得点赞无数。今年陈卓禧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他在3月9日接受中国青年网采访时,再次讲述了那次毕业典礼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7日电(记者 孙钊 李华锡)15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会开始前,第三场“委员通道”开启,邀请10位来自多个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7日电(人民政协报记者 奚冬琪)全国政协委员骆芃芃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7岁那年,在父亲的影响下,她拿起刻刀和石头,刻下了自己的第一枚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