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三个时代 三代人的“说春”之旅

2018-02-19 20:10:5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文/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王琳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立春伊始,草木萌发,自然万物昭示着民间春耕大忙的季节已至。

而在旧时黔东南一带,春耕之始,是由一个个手端木制春牛,挨家派发春贴、唱春词的春官拉开序幕。春官通过“说春”告知农民,春回大地,新一年的农事即将开始,并送上印制的“二十四节气”春贴,让农民早知来年岁月,不违农时、及早耕作。

如今,时过境迁,飞速变换的时代里,说春这项综合性民俗活动已然失去了它“劝农行耕”的实用功能,转而成为石阡特有的农耕文化遗存及农耕文明的历史见证。如今,每一个往来于村寨之间,说唱于家家户户的“送春人”,都是“石阡说春”的“幸存者”。

这些说春“幸存者”,在不同时代的“说春之旅”里,有着自身对说春的不同理解与认知。

封复元:传播春时是祖辈留下的“业”

“太子调头要出门,主家忙把香纸焚,烧香不论男和女,舍财不论富和贫......”尽管时间逝去太久,石阡县花桥乡坡背村81岁的春官封复元,依旧能清晰地吟唱出一首又一首完整的春词。

千年岁月无声消殆,但年复一年的时令节气,依然深烙在那些“随春而行”的春官心中。提及“说春”二字,封复元的思绪飘得很远。于是,一段封氏说春的久远历史,在老人略微低沉的话语中徐徐展开。

相传,唐朝开国初年,大封功臣,封氏兄弟封福兴、封福宪立下战功。应二人请求,当朝天子封给他们“子孙官”,即世袭“春官”。“春官”掌管一个地方的礼节,需每年向封地百姓讲农事季节,劝诫一年之计在于春、及时行耕。

“起初,春官不是‘说春’而是‘派春’。直到明朝起,春官才走家串户‘说春’。”封复元解释,最初春官只需将“春贴”印制出来交官府发给百姓,收取一定钱粮即可。改朝换代后,有的官员不执行旧礼制,认为封家既是春官,知礼知春,就该说给百姓听。于是,春官“说春”由此开始。

古时的祭祀仪式非常讲究,春官们要穿戴祖传的蟒袍、玉带、乌纱帽、粉底靴,手端春牛,前往城南登上高亭,演讲“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再到府衙赴“迎春”宴,将“芒神”(农民形像)、“土牛”(耕牛)陈列于土王庙供奉。如今祭祀仪式已经完全简化,仅限于春官在家中简单祭拜。石阡县文化馆供图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