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下乡资本”跑马圈地“烂尾”频出 大量项目跑路

2018-01-30 03:35:1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黑龙江巴彦县多个乡镇为招商引资,和一家畜牧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书,并和农民签订了2000多亩的土地征用合同,用来创办生猪养殖基地及配套设施等。今年这家畜牧企业无力支付土地租赁租金,导致没开发的千亩良田撂荒,杂草丛生,土地表层黑土遭到破坏。村民张海村说,早知道这样,就不签租赁合同,现在租金拿不到,地也种不了。

记者在广西某市采访了解到,有别于有些地区企业老板直接与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签约模式,当地采取政府背景的公司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然后转包给各类资本承包种植的模式。由于外地老板经营不善和对风险预估不足,这种模式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政府因此背上沉重包袱。

作为当地农业局下属企业,一家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当地大量土地流转的实施平台。公司廖姓负责人介绍,前几年是当地土地流转的高峰期,很多老板过来种植甘蔗,大约流转了6万亩左右土地。但由于甘蔗行情不好等原因,许多老板“跑路”,这些“跑路”老板流转的土地加起来有上万亩。“烂摊子留给了地方政府,现在都是政府支付农户的土地租金”。

“每亩土地租金约1000元,目前上万亩土地的租金需要政府来承担。对一个县级行政单位来说,每年筹集一两千万元来给农民支付租金并不容易。”廖姓负责人表示,政府在压力之下只好在别的地方挪借资金,虽然知道这是违规的,但也没更好的办法。现在,政府低声下气的求老板给钱,法律手段也都用上了,但效果也不明显。现在都是财政在撑着,东挪西借,已经垫了很多钱。

土地流转不规范

损害农民利益

基层干部反映,由于相关政策与管理措施不完善,目前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处于“无序化”状态,频繁发生的纠纷增加了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