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三代人为国筑“长鹰”——记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团队

2018-01-11 11:16:22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60多年过去了,“长鹰梦”迎来新腾飞。

成功背后的奋斗与奉献

三代人,一甲子,北航无人机研制团队就是在不畏艰险、创新创造、奋斗攻坚、无私奉献中走过来的。时代的发展,对捍卫国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无人机必须实现从中近程到远程、长航时的跨越。2000年,这一历史重任交到了新一代北航无人机团队的手中。

大幅度提高无人机性能,注定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荆棘路,一开始就困难重重。无预研、无样机、无参考资料是研制长航时无人机面临的最大难题。总质量师郭宏说:“很多人都是学校里的老师,没有型号研制经验。2000年那会儿,别说‘做’飞机了,‘坐’飞机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本科刚毕业的张翠萍都没见过无人机,只能从零开始,摸索着做建模。大家废寝忘食地看书查资料,一次次彻夜讨论、一遍遍修改设计方案。最终问世的无人机,外形和最初设计稿有天壤之别,这是数不清的图纸和数据堆出来的。

为了实现无人机全疆域到达,团队开始研究提升“长鹰”系列的高原高空性能。2013年,川西某高原机场,低温、低压、缺氧的环境下,飞机发动机启动很困难。团队成员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反复试验。从前在平原上三个人就能拖动的测试设备,副总设计师田波和四位同事累得气喘吁吁也难以为继。拼了两个月,终于研发出了全新动力控制模式的发动机。“能即时发动,承载能力不降低,跟低海拔一样了。”副总设计师马铁林很自豪。

“长鹰”高原型的另一大特色在于有源/无源全天候信息获取,通过搭配光电设备与雷达,解决夜间或雨雪天气无法成像的问题,也是一项首创。

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但无人机要飞起来,只能上跑道真操实练。2002年,团队驻扎到河北省一个废旧的营房,在附近某留守机场试飞。“条件非常艰苦”,如今已是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的王养柱感慨万千。当地的水碱性很强,衣服洗完发白,肥皂不出沫,废弃了快20年的营房没有暖气,“冬天在屋里待不住”,睡觉戴帽子还冻得哆嗦。但这些困难丝毫不能打消团队攻坚克难的决心。每天工作11小时,周末无休,一些骨干一年里有300天奔波于外场,“回北京反而成了出差”。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