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王泽山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朱志飞摄
图②:侯云德在指导实验。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供图
制图:张芳曼
“获奖是莫大的鼓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人有责,我会继续为创造世界一流的火炸药成果而努力”
王泽山
让火炸药世界领先
本报记者 刘诗瑶
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走上了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精神依然矍铄。
他60多年来专注于研究火炸药,带领团队发展了火炸药的理论与技术,突破了多项世界性的瓶颈技术,一系列重大发明应用于武器装备和生产实践,为我国火炸药从跟踪仿制到进入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书写了我国火炸药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的传奇。
“关于火炸药,需要加深认识和亟待攻克的难题还有很多”
行业里的人尊称王泽山为“火药王”,他却自谦地说:“那是因为我姓王。”
黑火药是现代火炸药的始祖,也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炸药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然而近现代以来,我国的火炸药技术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大国。王泽山通过现代技术,将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在效能、工艺方面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古老的发明重新绽放出新的活力。
王泽山出生时,家乡东北已被日军占领,他从小就将“强国方能御侮”的道理铭记于心。1954年,19岁的王泽山怀揣着强国梦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选择专业时,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个“大冷门”——火炸药专业。不少考生嫌弃这个专业过于基础、枯燥和危险,王泽山却毫不怀疑自己的选择:“国家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而火炸药领域是有国家战略意义的。”从那时起,火炸药研究就成了他的毕生追求。
新华社南京11月15日电 题:中国创新的过去与未来:在火药的故乡对话“中国诺贝尔” 新华社记者朱筱、胡喆、喻菲 时值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独家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
董金桂是广东东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虎门分站女子科教导员,他的丈夫王泽成是新疆伊犁武装部的一名军人。2019年春节跟以往有点不一样——这是结婚四年来,王泽成第一次来到妻子的单位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