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不晒嫁妆晒公益:福建泉州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掠影(2)

不晒嫁妆晒公益:福建泉州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掠影(2)
2018-01-05 05:33:13 央广网

在“榜样”的带动下,许多家境小康的普通民众也加入了做善举的行列,纷纷节约下办仪式的钱,用以支持社会福利事业。

泉州石狮市郑厝村的村民们“你2000,我3000”地自发将省下来的经费捐到了村里的“幸福食堂”,全村所有7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在食堂免费吃饭。

树新风:“村规民约”促良俗

泉州泉港区山腰街道荷池社区老党员郑老出殡的那一天,现场安安静静。

没有追悼会的喇叭喧哗,也没有吵吵嚷嚷的大排场,送殡队伍前面稻草编制的引路“草龙”也被一炷“大香”替代了。

“我们社区推行丧事简化,用这种替代方式已经好多年了,‘大香’都是社区免费提供的。”荷池社区老年协会会长钟意兴说,“对于逝者遗物,我们也统一集中压缩处理,不再采用以往焚烧的方式了。这样更加环保,大家都很支持。”

去年8月,该社区成立了移风易俗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一致表决通过了《社区移风易俗村规民约》,把婚丧喜事的宴请桌数人数量化具体化,如,操办喜庆酒席不超过25桌,丧事礼金不超过100元……

“‘村规民约’消除了社区群众‘想变又不愿出头,盼改又不敢主动’的面子情节,为大家省下不少人情费。”钟意兴说。

“以海为家,安详和美。”这是泉州石狮市民近年口耳相传的词语,指的是日益风行的集体海葬。2016年,石狮市锦尚镇奈厝前村更是完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集体海葬。

“活着没事,死是死不起的。”村民张超过说,“以往村里流行丧事厚办,前后20几天下来,穷的人家家底都被掏空了。”

随着该村新“村规民约”的实施,“厚养薄葬”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海葬寄哀思等“魂归自然”等方式正逐渐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